河流

河邊故事 一條沒有名字的溪

一條沒有名字的溪

每個人都擁有獨一無二的名字,每條溪流也是。不管是人或山川地景,如果能知道他們確切的名字及命名故事,往往可一窺命名者的世界觀和名字所承載的歷史。這一點,屬於南澳南溪支流、乍聽常被誤會為沒有名字的無名溪...

編輯精選 【2025國際水週專題】水,從邊陲走進核心—國際水週直達 COP30

【2025國際水週專題】水,從邊陲走進核心—國際水週直達 COP30

國際水週(World Water Week, WWW)被譽為「水資源領域的達沃斯論壇」,每年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辦。不同於以政府談判為主的國際會議,它更強調跨界對話與創新實踐,讓研究人員、企業、政策制...

編輯精選 【與自然共存的新水利時代】系列報導三:從治水到識水,防洪也護生態! 水利署打造「人河共好」模式,共築水域永續未來

【與自然共存的新水利時代】系列報導三:從治水到識水,防洪也護生態! 水利署打造「人河共好」模式,共築水域永續未來

水利工程 VS. 生態保育,會有衝突嗎?在極端氣候越來越常見、水資源挑戰不斷的今天,「防洪」與「生態保育」不再是對立的選項。水利署正努力打破傳統印象,讓河川治理從「水泥思維」走向「永續共生」,打造出...

編輯精選 河川的「緩衝區」重要嗎?韌性藍帶~找回自然好河流

河川的「緩衝區」重要嗎?韌性藍帶~找回自然好河流

小時候繪本裡的河川,總是彎彎曲曲、兩岸有草地和小動物,生機盎然。但在都市裡,我們看到的卻是筆直的水泥河道,沒有綠意也缺乏生命。差別就在於「緩衝區」。緩衝區是河道兩側保留下的綠帶空間,看似普通,卻有大...

編輯精選 改造淡水河岸 打造台北塞納河

改造淡水河岸 打造台北塞納河

北市斥資18億推淡水河岸4區域改造,全長約4公里,不只新建人行跨橋、擴大碼頭廣場、拓寬水岸步道,甚至將有遊艇與風帆設施,預計2028年底全區完工。市長蔣萬安說,未來台北終於有一個可跟國際媲美的水岸空...

編輯精選 【河好如初周報】水議題走向國際核心 國際水週為氣候行動鋪路

【河好如初周報】水議題走向國際核心 國際水週為氣候行動鋪路

河好如初網站關注河川議題,將於每周四推出「河好如初周報」為讀者網羅全球重要的河川治理、生態與文化,涵蓋水資源政策、環境爭議、生物多樣性與復育行動等議題。快速掌握最新動態,串連不同流域的聲音與事件,讓...

河邊故事 從瑠公圳到芳蘭路:臺北城南的水文化記憶

從瑠公圳到芳蘭路:臺北城南的水文化記憶

八仙呂洞賓躍過新店、景美,在銀河洞、仙跡岩留下了兩個腳印,並降伏了蟾蜍精,蟾蜍精幻化成山。瑠公圳第一幹線順著地勢,彎過了由蟾蜍山、寶藏巖依地勢形成的原漢交界公館,進入了芳蘭地區。舊時,人們在這清澈的...

編輯精選 【河好如初周報】水上生活進行式:沒有馬路只有水路、跳河下班、書店也漂流

【河好如初周報】水上生活進行式:沒有馬路只有水路、跳河下班、書店也漂流

河好如初網站關注河川議題,將於每周四推出「河好如初周報」為讀者網羅全球重要的河川治理、生態與文化,涵蓋水資源政策、環境爭議、生物多樣性與復育行動等議題。快速掌握最新動態,串連不同流域的聲音與事件,讓...

編輯精選 滯洪池、攔河堰、堤防是什麼?

滯洪池、攔河堰、堤防是什麼?

在台灣,降雨雖然豐沛,但分布並不平均,從梅雨季一路到秋季颱風,都可能帶來劇烈降雨與洪水挑戰。由於台灣地形多山、河川短急,水患往往來得快、影響深。因此,水患治理必須依靠不同設施分工合作:滯洪池負責暫時...

編輯精選 大自然最珍貴的禮物...中和藤寮坑溝生態復甦 驚見紅冠水雞築巢孵蛋

大自然最珍貴的禮物...中和藤寮坑溝生態復甦 驚見紅冠水雞築巢孵蛋

新北市中和區藤寮坑溝傳來好消息!水環境巡守隊日前在溪畔例行巡查時,驚喜發現一隻紅冠水雞築巢下蛋,巢內已有兩顆白底帶斑點的蛋,象徵溪流新生機。這樣的景象,讓長期投入水環境整治的新北市水利局及地方居民振...

編輯精選 竹市廢汙水自治條例8月22日實施 全國首例針對廢汙水排放制定

竹市廢汙水自治條例8月22日實施 全國首例針對廢汙水排放制定

新竹市廢水及汙水排放管理自治條例經環境部審查核定通過,將於8月22日正式生效,市府後續將依自治條例以「分期分區」方式管理廢汙水排放,明定不得排放廢水及汙水於取水口上游,亦規定違反排放管制罰則,這也是...

編輯精選 【河好如初周報】濕地消失倒數:行動?或坐視? 2050 年代價 39 兆美元

【河好如初周報】濕地消失倒數:行動?或坐視? 2050 年代價 39 兆美元

河好如初網站關注河川議題,將於每周四推出「河好如初周報」為讀者網羅全球重要的河川治理、生態與文化,涵蓋水資源政策、環境爭議、生物多樣性與復育行動等議題。快速掌握最新動態,串連不同流域的聲音與事件,讓...

護河行動 已截止 / 20250830(六)頭前溪畔的環境教育~淨溪工作假期

已截止 / 20250830(六)頭前溪畔的環境教育~淨溪工作假期

你家中的水龍頭,流出的是乾淨清澈的水,但你曾好奇過,這些水從哪裡來嗎?新竹的母親之河——頭前溪,不僅灌溉了這片土地,也滋養了我們的生活。然而,每天有許多廢水和垃圾流入,讓這條溪流不再清澈,也威脅到下...

編輯精選 【河好如初周報】從荷蘭浮動房屋到丹麥會喝水的街道,看全球如何與水共存

【河好如初周報】從荷蘭浮動房屋到丹麥會喝水的街道,看全球如何與水共存

河好如初網站關注河川議題,將於每周四推出「河好如初周報」為讀者網羅全球重要的河川治理、生態與文化,涵蓋水資源政策、環境爭議、生物多樣性與復育行動等議題。快速掌握最新動態,串連不同流域的聲音與事件,讓...

編輯精選 【河好如初周報】全球河川復甦趨勢:拆壩開道,讓生命回流

【河好如初周報】全球河川復甦趨勢:拆壩開道,讓生命回流

河好如初網站關注河川議題,將於每周四推出「河好如初周報」為讀者網羅全球重要的河川治理、生態與文化,涵蓋水資源政策、環境爭議、生物多樣性與復育行動等議題。快速掌握最新動態,串連不同流域的聲音與事件,讓...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