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水下水道

編輯精選 全國雨水下水道訪評結果成績公布

全國雨水下水道訪評結果成績公布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日前公布「114年度雨水下水道系統維護管理年度訪評」成績(https://www.nlma.gov.tw/ch/titlelist/bizupdates/16445),全國22縣市共...

編輯精選 【汙水下水道系列專題之六】汙水下水道裡的忍者  談工作甘苦

【汙水下水道系列專題之六】汙水下水道裡的忍者 談工作甘苦

火傘高張,酷熱難耐,從事汙水下水道維護工作的洪添義頂著烈日,費力挪開重達近一百公斤的鑄鐵材質人孔蓋,準備進入人孔蓋下的汙水下水道工作井進行清淤,人孔蓋一挪開,攀附在人孔蓋底部的上百隻蟑螂,就像戰場上...

編輯精選 【汙水下水道系列專題之五】打造韌性城市,AI成為水資源的治理利器

【汙水下水道系列專題之五】打造韌性城市,AI成為水資源的治理利器

「沒有下水道的地方,不把女兒嫁過去。」這句話是日本早期鼓勵民眾接管的口號,道出下水道對生活品質的根本影響。「與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相比,台灣起步晚、制度與財務結構仍有差距。」台灣水環境再生協會名...

編輯精選 【汙水下水道系列專題之四】接不接管都有人罵,社會溝通帶來新的可能性

【汙水下水道系列專題之四】接不接管都有人罵,社會溝通帶來新的可能性

「早年我們做用戶接管,第一件事就是進到人家後巷,把違建打掉。」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副署長於望聖苦笑著回憶,當年一說要接汙水管線,往往引來居民抗爭,「你害我不能煮飯、孩子沒水洗澡」是最常聽見的怨言。但這樣...

編輯精選 【汙水下水道系列專題之三】再生水、沼氣發電,汙水處理也能創造新價值

【汙水下水道系列專題之三】再生水、沼氣發電,汙水處理也能創造新價值

極端氣候加劇、水資源日益緊張,再生水的利用成為世界各國關注的焦點。目前台灣已推動將傳統汙水處理廠升級為「水資源回收中心」,甚至再進化為具備再利用功能的「再生水中心」。台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教授侯嘉...

編輯精選 【汙水下水道系列專題之二】地下國土的拼圖:台灣下水道建設為何這麼慢?

【汙水下水道系列專題之二】地下國土的拼圖:台灣下水道建設為何這麼慢?

「城市的氣味,就是文明的指標。」中央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教授莊順興一語道破汙水治理的重要性。他指出,歐美與日、韓、新加坡等亞洲國家公共汙水接管率多達九成以上,台灣長年落後的主要原因在於起步晚、執行力不...

編輯精選 【汙水下水道系列專題】一滴污水的旅程:你家的排水去哪兒了?

【汙水下水道系列專題】一滴污水的旅程:你家的排水去哪兒了?

【引言】你可曾想過,每天洗澡、洗衣、沖馬桶後的汙水,最終會流向哪裡?這些看不見的水,在離開家門後,踏上了一趟漫長且重要的旅程—通過下水道系統,進入汙水處理廠,最後可能被排入鄰近河川或海洋,或轉化為再...

編輯精選 豪大雨來襲  人孔蓋為何會噴飛

豪大雨來襲 人孔蓋為何會噴飛

每當豪大雨發生,就可能會發生人孔蓋被噴飛的新聞事件,上百公斤的鑄鐵材質人孔蓋,有時甚至可以噴飛到四層樓高後再重重落地,不但危及行人生命,也可能砸中車輛和民房。為什麼豪大雨會造成人孔蓋噴飛,最大禍首可...

河邊故事 舊港島_頭前溪出海口的守門員

舊港島_頭前溪出海口的守門員

作者為竹塹社區大學 林宗儒校長舊港島是新竹市重要的島嶼,不僅承載新竹歷史記憶,也因竹塹港的設立帶動了城市的發展。然而,戰後的竹塹港因泥沙淤積,新竹的主要港口也從過往的舊港島,轉為頭前溪南測的南寮漁港...

編輯精選 生態整治筏子溪 將降低攔水堰

生態整治筏子溪 將降低攔水堰

台中市爭取前瞻預算整治筏子溪,昨邀請前內政部長李鴻源現勘,市府打算在筏子溪支流林厝排水、東大溪蓋礫間處理廠,淨化水質後再排入筏子溪。市府也規劃拆除永安橋附近的2.5公尺高的攔水堰,在上游新建較低矮的...

編輯精選 【把水找回來】導讀

【把水找回來】導讀

2015年初,台灣經歷了67年來的大旱,讓板新地區民眾被迫過起限水的日子。有感於極端氣候發展,旱澇強度和頻率將甚於過往,而國內一直忽視水的問題,聯合報系推出《把水找回來》願景工程,喚起民眾對台灣是缺...

編輯精選 汙水廠升級 供應再生水

汙水廠升級 供應再生水

經濟部、內政部、科技部與台南市政府昨(27)日簽約,「三部一市」聯手將台南永康汙水處理廠升級為可供給高科技產業使用的再生水廠,落實「一滴水變兩滴水」的政策。永康水資源回收中心預計2020年啟用,初期...

編輯精選 自來水漏水率降至17% 成效佳

自來水漏水率降至17% 成效佳

台灣自來水公司啟動降低漏水率十年計畫,目標在十年內達成減少漏水10億立方公尺,約為五座石門水庫的蓄水量。經濟部官員表示,降低漏水計畫啟動至今,成效超乎預期,目前漏水率已降到17%左右。自來水公司降漏...

編輯精選 農委會縮減水稻田 降公糧收購量

農委會縮減水稻田 降公糧收購量

因應全球氣候變遷及我爭取加入區域經濟整合的趨勢,農委會將逐漸調整國內公糧保價收購政策。目前農委會一年收購40萬噸公糧,未來三年將減少收購10萬公噸,稻米種植面積亦計畫由目前27萬公頃減到24萬公頃。...

編輯精選 呼應「把水找回來」 經部:工業用水將只限不停

呼應「把水找回來」 經部:工業用水將只限不停

未來工業用水可能限水而不停水,經濟部次長楊偉甫昨(22)日表示,可以從有獨立管線專管接淨水廠的工業區或科學園區開始實施。例如進入三階限水供五停二,有獨立管線者,可以每天減供30%,但每天都不停水。目...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