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邊故事
閱讀更多現代帕帕基諾的賞鳥之歌 吳自強在筏子溪的日常奏鳴
在台中的筏子溪,有一位與鳥為伍的人物。他不吹笛、不捕鳥,卻與帕帕基諾一樣,擁有能傾聽鳥語、理解自然的心靈。他是吳自強,台灣野鳥協會的總幹事、...
回歸大自然的練習場!王志仁:舊港島提供了「溯源」的機會
橫渡頭前溪、看頭前藝術祭、河川減塑環島馬拉松等,兩年累計一百多場有關環境與河川的大小活動,讓舊港島再度「活絡」起來,而這當中的靈魂人物之一,...
河川不只有一種樣貌!范世億:從水安全到水文化,讓臺中成為宜居城市
第三河川局局長到臺中市政府水利局局長范世億,是典型的水利人,卻也是少數能從鋼筋混凝土的世界中跨出一步,與溪流生態和人文歷史對話的行政官員。
散步溪濱 發現蓬勃小天地
此時的主流,沉潛於冬季數月來乾冷的天氣型態後,彷彿剛從睡夢裡甦醒的少女。春夏日漸增多的降雨,為她注入源頭活水,原來被限縮在河道一側甚至部分斷...
河神賜予的城市新生,我家門前有小河的意味(下)
上善若水,當你找回水,水有一條通道,風也將回到城市,臺北將降溫、降低熱島效應。臺北城本來就為古中國歷代最後一座以風水構築的城市;日本人傳說中...
河神賜予的城市新生,我家門前有小河的意味(上)
臺北城市生命的表現,看起來是車水馬龍,這情況實則徘徊在生命邊緣,緊張、高強度、壓力在都市的空氣中嘆息、掙扎、壓迫。我時常在想,是否有另一處能...
護河行動
閱讀更多橫渡頭前溪_島港。豐。巢
0724/0809我們,帶你渡這一條名為頭前溪的家河 我們帶你 回家 你帶 你的孩子 回家
台灣河溪學院_達人領溪系列
前兩年,台灣河溪學院把溪流搬到教室裡,帶著大家透過講師的「眼睛」認識河溪;今年,台灣河溪學院把教室搬到溪流裡,要帶著大家跟隨講師的「五感」認識河溪!讓「達人」以專業的視角帶著你來認識一條溪!此系列共有3+3堂課,「3堂戶外走讀」搭配「3堂線上講座」。
在全球永續浪潮下,台灣,這座生態豐饒的島嶼,承載著獨特的物種與生態系統,蜿蜒的河流,串起無數的生態廊道。
這是首度由媒體發起,攜手大學從校園出發,結合民間力量,所展開的社會行動,聯合報希望為台灣河川注入新的生命力 ,這一次,我們選擇與自然和好,與環境共好,在經濟發展與自然生態中,共榮共存。
 
 
▌邀你一同協力讓台灣河川更好
歡迎熱愛且關心河川的你,願意與大家分享你與河川的故事,不論是文學、隨筆、記錄…等,都希望透過不同視角看河川的多元面貌,利用文字或圖片感受河川帶來的喜悅,投稿請寄信至編輯部信箱river@udngroup.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