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古河道重現...第一個示範點在校園 環團期待延伸到司法博物館

流經台南市中西區的福安坑溪,目前只有在建興國中可看到此溪,都發局以校園內的露明段作為古河道重現的示範點,並已完成水環境改造的設計;目前入口僅校門口,未來將再增加浸信會處的入口,總經費3千多萬,近日送水利署審定。環團建議,緊鄰的司法博物館段,溪穿經人行道,因對面就是南美館,期待早日開蓋,創造古河道核心價值。
福安坑溪源頭起於南大附小附近,長年湧泉不斷,雖是條小溪流,卻是老一輩共同回憶。隨著都市發展,溪流加蓋,河段已幾乎不見,只有流到建興國中處才沒加蓋,也是唯一可看到的露明段。台南市早期有德慶溪、枋溪、福安坑溪等流經市區,但都已封蓋,不過,從老照片上仍可看到溪流的蹤跡。其中德慶溪起於台南一中與成大交接處,老照片可看到南一中師生清理學校北側德慶溪的畫面。
溪流是人文歷史的見證,更是城市最寶貴的資源,為河流掀蓋已是許多縣市共同在做的事,其中雲林縣斗六市雲林溪被認為是成功的典範。2年前南市都發局提出「府城古河道重現計畫─福安坑溪古河道露明段水環境開放空間改善計畫」,希望恢復河川生命力及營造親水永續水環境,打造府城古河道重現的第一個示範點。歷經座談會、說明會、工作坊、走讀,聽取各方意見,已完成基本設計,下月送水利署爭取經費,預計今年發包。
都發局副局長顏永坤表示,露明段有硓𥑮石(珊瑚礁石灰岩)護岸的部分維持原狀,磚牆的部分拆除,目前入口只有學校門口,未來浸信會處也會有入口,另硓𥑮石處也有開口。整個親水景觀改善會影響到原來的停車場,因此會重新規畫,但停車位不減。將在市中心提供民眾一處水綠交融的悠閒散步場域,讓市民與水文歷史產生更緊密的連結。
建興國中校長侯志偉喜見這一計畫將使校門口處的水環境更美麗,他說校門口處有柏油路面和透水鋪面,柏油路面都將去除,改為透水鋪面,讓環境更永續;而校內的歷史建築紅樓正整修中,預計明年上半年完工,校園環境會更優質及美麗。
台南社大講師吳仁邦說,針對福安坑溪露明段的水環境改善是好事,但更期待能接續打開司法博物館前的福安坑溪蓋子,更能彰顯古河道重現的核心價值。溪流穿經館前的人行道,此人行道寬,福安坑溪是小溪流,打開後,路幅足夠,又是公有地,加上對面是南美館、里活動中心,可構築市中心最迷人的人文與自然融合的環境。也期待能在德慶溪流經處,選擇最適合路段如中成路等開蓋,創造城市最大價值。
都發局表示,福安坑溪過了露明段是住宅及石化博物館,因涉及違建、占用以及有箱涵等問題,還需溝通及進一步規畫,也是未來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