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好如初
淡水河走讀,讀懂淡水河百年故事
北臺灣母親河「淡水河」即將於2028年邁入世界視野400年,流域水圳基金會籌備處於近日舉辦「淡水河走讀共學之旅」,旨在一同認識、友善淡水河流域,承擔社會公益永續責任。 此次淡水河走讀共學之旅以大眾...
河川整治與河川復育的差異
河川整治主要著重於防洪與安全,透過護岸工程、疏濬與改善排水等手段,提升河道的穩定性與洪水調控能力。然而,過度工程化常導致河道生態功能受限。相較之下,河川復育以恢復自然流程與生態系完整性為核心,強調減...
「河好如初」設計思考工作坊開放報名 總獎金高達15萬元
聯合報系推動的永續行動專案「河好如初」,將於2026年1月10日(六)至11日(日)於東海大學舉辦「設計思考工作坊」(Design Thinking),即日起正式開放學生報名參加。報名連結 http...
歷經近10年才整治完成 過去淡水河的「垃圾山」奇觀
隨著台灣經濟蓬勃發展,儘管人口成長以及都市擴展,但是相關的配套措施卻沒有跟上,當年的垃圾處理就是一環,在垃圾場沒有跟上居民需求的情況下,淡水河沿岸就成了垃圾棄置廠,甚至堆成了一座又一座的垃圾山。19...
台日專家齊聚東京研討濕地永續 「河好如初」推動環境倡議成亮點
為推動全球濕地保育與永續利用,第121屆日本拉姆薩公約研討會(RCJ)於今(11月6日)在日本東京舉行。此次研討會以「濕地的有效利用」為主題,邀集來自台灣與日本的濕地保育專家進行面對面交流,並吸引尼...
【河好如初周報】全球河川轉向「生態治理」時代─從水質監測走向流量入法與自然修復
河好如初網站關注河川議題,將於每周四推出「河好如初周報」為讀者網羅全球重要的河川治理、生態與文化,涵蓋水資源政策、環境爭議、生物多樣性與復育行動等議題。快速掌握最新動態,串連不同流域的聲音與事件,讓...
河川永續新篇章:跨校聯盟共同護河,教育行動共享經驗
由東海大學與聯合報系「河好如初」共同主辦的「一所大學守護一條河」交流聚會,於上週五(10月31)在東海大學理學院舉行。邀集明志科技大學、清華大學、逢甲大學、彰化師範大學、中興大學、長榮大學及臺中教育...
看不見 ≠ 喝不到!從河裡到你杯裡
河水看起來很乾淨?其實暗藏「隱形污染」那些你看不到!在日常生活與工業活動中,仍有許多未被列入常規監測的污染物,悄悄流入河川。像是微塑膠、藥物殘留、農藥、以及被稱為「永久化學物質」的 PFAS,都可能...
【河好如初周報】飛行河流:看不見的水路,支撐城市與農田的降雨
河好如初網站關注河川議題,將於每周四推出「河好如初周報」為讀者網羅全球重要的河川治理、生態與文化,涵蓋水資源政策、環境爭議、生物多樣性與復育行動等議題。快速掌握最新動態,串連不同流域的聲音與事件,讓...
全國雨水下水道訪評結果成績公布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日前公布「114年度雨水下水道系統維護管理年度訪評」成績(https://www.nlma.gov.tw/ch/titlelist/bizupdates/16445),全國22縣市共...
【大學USR博覽會】 中原大學打造桃園埤塘水文化的共生典範,推動國際合作
桃園素有「千埤之鄉」之稱,水塘密布、景致獨特。中原大學以「埤圳USR計畫:埤圳水文化環境共生與國際合作」為核心,從桃園的埤塘文化出發,串聯校園、社區與國際夥伴,共同打造融合教育、設計、照顧與文化交流...
小動物的可怕陷阱:認識三面光水圳
看起來乾淨、整齊的水圳,其實藏著一個對小動物而言,致命的陷阱。那就是「三面光」——底部與兩側都以水泥包覆的水圳。為了方便維護、導水、整治,我們讓水流的線條筆直,也讓生命失去了出路。▍相關新聞整治?整...
【河好如初周報】你我身邊的「永久毒物」:一場看不見的河流污染風暴
河好如初網站關注河川議題,將於每周四推出「河好如初周報」為讀者網羅全球重要的河川治理、生態與文化,涵蓋水資源政策、環境爭議、生物多樣性與復育行動等議題。快速掌握最新動態,串連不同流域的聲音與事件,讓...
「守護水資源 攜手護家園」 公民行動培訓計劃
小小多山且多雨的台灣,水資源卻難以留住,氣候變遷下更常遭遇旱澇不均,時而缺水,時而淹水,面對工業和科技業的大量用水需求,爭奪灌溉用水、抽取地下水而導致地層下陷,以及河川水庫淤積等 #水資源保育 議題...
【河好如初周報】水文破碎化蔓延,生態告急 全球正重建河流的呼吸系統
河好如初網站關注河川議題,將於每周四推出「河好如初周報」為讀者網羅全球重要的河川治理、生態與文化,涵蓋水資源政策、環境爭議、生物多樣性與復育行動等議題。快速掌握最新動態,串連不同流域的聲音與事件,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