筏子溪

專家觀點 維持生態多樣性最有效率的策略之一:保育「護傘種」是關鍵

維持生態多樣性最有效率的策略之一:保育「護傘種」是關鍵

在生態保育的工作中,如何以有限的資源達成最大效益,一直是專家學者關注的議題。針對這個問題,環境保育學者吳景達博士指出,維持生態多樣性最有效率的策略之一,是以「護傘種」(Umbrella Specie...

河邊故事 從大肚山上到筏子溪畔:林松範回憶紅土崛歲月

從大肚山上到筏子溪畔:林松範回憶紅土崛歲月

台中市「四箴國中」退休老師林松範,自由車的硬腿子,鄉土文史的硬底子。別看林老師一臉黝黑、笑起來像老農,談起大肚山的古地名由來,簡直就是活版地方誌。汗水墨水兼具,他不但是世界盃自行車錦標賽中華民國代表...

河邊故事 筏子溪邊的詩田:走進陳若時故居元季堂

筏子溪邊的詩田:走進陳若時故居元季堂

陳耀門,台灣詩人陳若時先生的孫子,排行第八。19歲那年,他在造紙廠工作時,手臂不慎被機器絞斷,從此成了獨臂俠,但他也沒因此退縮過。家在大肚山麓學田,受筏子溪恩澤雨露他的兒子陳仕佳說:「我爸爸一直是負...

專家觀點  被河流選中的地方:水系形塑文明──西大墩遺址

被河流選中的地方:水系形塑文明──西大墩遺址

考古學者屈慧麗把古陶片的切片,置於立體顯微鏡下仔細端詳,發現了一個不可思議的事情:陶器切片顯示的組成礦物中,竟然出現黑亮的「板岩片」。問題是:板岩主要分布在中央山脈、雪山山脈一帶,為什麼會藏身中部平...

河邊故事 現代帕帕基諾的賞鳥之歌 吳自強在筏子溪的日常奏鳴

現代帕帕基諾的賞鳥之歌 吳自強在筏子溪的日常奏鳴

帕帕基諾(Papageno)是莫札特歌劇《魔笛》中最討人喜愛的角色,他一身羽毛裝扮,幽默風趣,是位天真快樂的捕鳥人。他唱的詠嘆調輕快明朗,總讓人會心一笑。在台中的筏子溪,也有一位與鳥為伍的人物。他不...

河邊故事 河川不只有一種樣貌!范世億:從水安全到水文化,讓臺中成為宜居城市

河川不只有一種樣貌!范世億:從水安全到水文化,讓臺中成為宜居城市

「以前大家只把河川當成防洪排水的工具,但現在,我們努力讓它變成一個可以親近、有故事、有感情的所在。」坐在筏子溪水文化暨環境教育館裡,臺中市政府水利局局長范世億的言談之中帶著一股清晰的堅持。他求學時學...

河邊故事 溪流識人心,黃秀鳳的詩意俠影

溪流識人心,黃秀鳳的詩意俠影

我在溪畔等你 如這結實纍纍的烏臼 静靜 將思念熟成不語 ——鳳姊來了《鳥臼樹下》 黃秀鳳,大家都叫她「鳳姊」。很難想像,這位俠氣十足、做事俐落的女子, 竟然會寫詩、寫得很有意境。她還有另一個身分─臺...

專家觀點 筏子溪生態拉警報,賞鳥專家示警:不能再拖了

筏子溪生態拉警報,賞鳥專家示警:不能再拖了

筏子溪兩岸的植被茂密,擁有豐富多樣的棲地環境,近年來更從單純的防洪整治,逐步轉型為「生態工程示範區」,積極保留原生植被、回復生物多樣性,並透過教育與公私協力,成為地方永續治理的亮點。然而,外來植物的...

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環境教育博士吳景達:「筏子溪自然公園」不是夢?! 讓野生動物願意留下,才是最有力量的生態復原

【專家觀點】環境教育博士吳景達:「筏子溪自然公園」不是夢?! 讓野生動物願意留下,才是最有力量的生態復原

筏子溪,正成為動物願意棲息的家「筏子溪除了常見各種鳥類,還能觀察到石虎、白鼻心、穿山甲等野生動物,顯示牠們沿著筏子溪這條生態廊道,逐漸向大肚山擴展活動範圍。」環境教育專家暨科博館教育推廣吳景達博士表...

河邊故事 鄉土作家走進野溪祕境

鄉土作家走進野溪祕境

鄉土文學作家黃豐隆,出生於臺中南屯區劉厝庄,長年關注鄉土文化,投入文史踏查與書寫。自國立聯合大學資工系副教授退休,也是臺中市鄉土文化學會創會長,理性與感性並行,文字溫潤深刻,撰述、主編專書逾30本,...

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穿越時光的井? 猫霧捒族後代白俊忠的祖靈井傳奇

【專家觀點】穿越時光的井? 猫霧捒族後代白俊忠的祖靈井傳奇

筏子溪,昔稱「猫霧捒溪」,是猫霧捒社祖先賴以為生的溪流,提供漁獵、灌溉與農耕資源。「猫霧捒井」,一口不起眼的古井,坐落於永春南路188巷79號,藏身在台中南屯區一條幽靜巷弄內,老一輩稱之為「番仔井」...

編輯精選 永續新世代的整合性流域管理  從優秀到卓越管理的新思維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

永續新世代的整合性流域管理 從優秀到卓越管理的新思維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

在氣候變遷與環境風險日益升高的今日,河川治理不再只是單一部門的任務。於五月二日舉辦之「河好如初—河川永續座談會」,當日除政府官員、學者專家外,更聚集NGO/NPO民間組織、生態公司、學校、企業及作者...

河邊故事 始終牽掛著筏子溪呼吸的張豐年醫師(上)

始終牽掛著筏子溪呼吸的張豐年醫師(上)

「這條溪,從我初中開始,就像親人一樣,陪伴了六十餘年,那時沿溪的綠樹茂密、溪水明淨……。」四月十一日巳時,台中的太陽格外熱情,張豐年醫師走在筏子溪迎賓水岸邊走邊說,不遠處,遭凱米颱風沖毀之廊道與石籠...

河邊故事 始終牽掛著筏子溪呼吸的張豐年醫師(中)

始終牽掛著筏子溪呼吸的張豐年醫師(中)

每一張照片、田野記錄,不僅是診斷報告,更是歷史見證筏子溪屬中型河川,問題層出不窮,諸如:河道之重新整建是否妥當?洪流沖擊危及何處?搶險、河道整理有無抓住要點?何以出現斷流魚死?橫截式灌溉取水堰、固床...

河邊故事 始終牽掛著筏子溪呼吸的張豐年醫師(下)

始終牽掛著筏子溪呼吸的張豐年醫師(下)

治水是讓水有活路27年來,他簡報檔裡超過五百張以上的河川照片、總數超過100之與會建議、正式發表之文章,曾提供給第三河川分署、中市水利局,農田水利會、社區營造等單位參考。張豐年說,他拍下的畫面、提出...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