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

編輯精選 【與自然共存的新水利時代】系列報導二: 水利科學為基,生態工程革新 河川調查驚喜發現「世界新魚種」!珍貴資料全開放

【與自然共存的新水利時代】系列報導二: 水利科學為基,生態工程革新 河川調查驚喜發現「世界新魚種」!珍貴資料全開放

水利署的工作不只是防洪蓋堤防,水利規劃分署默默為全台河川進行「大規模生態普查」,全台水域調查成果大公開,不只保育環境,還驚喜發現「世界新物種」!「台灣河川,是世界生物研究的寶庫!」水利規劃分署長張廣...

編輯精選 【與自然共存的新水利時代】系列報導一  :                                                   從工程到生態,水治理新時代 水利署不只防洪!還開始「照顧河川裡的生命」!

【與自然共存的新水利時代】系列報導一 : 從工程到生態,水治理新時代 水利署不只防洪!還開始「照顧河川裡的生命」!

當生態保育不再只是環保議題,而是國土規劃與工程建設中不可忽視的一環,水利工作的方向也正悄悄改變。在河川密布、雨量豐沛的台灣,如何在保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同時,兼顧自然生態的永續發展,成為水利單位面對...

河邊故事 筏子溪住了哪些小居民?林笈克撈魚實錄

筏子溪住了哪些小居民?林笈克撈魚實錄

荒野筏子溪平臺總顧問林笈克將魚網一拋、收網,魚影立現。一隻通體鮮紅的紅魔鬼,「這種魚不是野生的,是人家水族館或景觀池養的觀賞魚,應該是被人放生。體色非常漂亮,但漂亮歸漂亮,牠們在這邊不是好事。」紅魔...

專家觀點 維持生態多樣性最有效率的策略之一:保育「護傘種」是關鍵

維持生態多樣性最有效率的策略之一:保育「護傘種」是關鍵

在生態保育的工作中,如何以有限的資源達成最大效益,一直是專家學者關注的議題。針對這個問題,環境保育學者吳景達博士指出,維持生態多樣性最有效率的策略之一,是以「護傘種」(Umbrella Specie...

河邊故事 現代帕帕基諾的賞鳥之歌 吳自強在筏子溪的日常奏鳴

現代帕帕基諾的賞鳥之歌 吳自強在筏子溪的日常奏鳴

帕帕基諾(Papageno)是莫札特歌劇《魔笛》中最討人喜愛的角色,他一身羽毛裝扮,幽默風趣,是位天真快樂的捕鳥人。他唱的詠嘆調輕快明朗,總讓人會心一笑。在台中的筏子溪,也有一位與鳥為伍的人物。他不...

專家觀點 筏子溪生態拉警報,賞鳥專家示警:不能再拖了

筏子溪生態拉警報,賞鳥專家示警:不能再拖了

筏子溪兩岸的植被茂密,擁有豐富多樣的棲地環境,近年來更從單純的防洪整治,逐步轉型為「生態工程示範區」,積極保留原生植被、回復生物多樣性,並透過教育與公私協力,成為地方永續治理的亮點。然而,外來植物的...

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環境教育博士吳景達:「筏子溪自然公園」不是夢?! 讓野生動物願意留下,才是最有力量的生態復原

【專家觀點】環境教育博士吳景達:「筏子溪自然公園」不是夢?! 讓野生動物願意留下,才是最有力量的生態復原

筏子溪,正成為動物願意棲息的家「筏子溪除了常見各種鳥類,還能觀察到石虎、白鼻心、穿山甲等野生動物,顯示牠們沿著筏子溪這條生態廊道,逐漸向大肚山擴展活動範圍。」環境教育專家暨科博館教育推廣吳景達博士表...

護河行動 2025年鹿寮坑里山生態公益導覽活動

2025年鹿寮坑里山生態公益導覽活動

🔔為了讓大家能更了解環境信託,並有機會享受森林的生態之美與里山的生活智慧,我們將於每個月開設一梯次假日「鹿寮坑里山生態公益導覽」(原則上於每月的第三個星期六舉辦),並於前一個月10日的上午12點開放...

河邊故事 聽河流的歌 米莎的大暑溪遊記

聽河流的歌 米莎的大暑溪遊記

楊雋珩現職於南澳流路編集室謝謝米莎和Zoe的邀請,讓我們與20幾位學員在熱到要融化的大暑這天,一起共度了有溪水和音樂的療癒午後!這天第一站從日頭炎炎的海岸大橋走起,只見一群人眉毛糾結地靠著護欄往下望...

河邊故事 走入溪流教室,在行動中學習

走入溪流教室,在行動中學習

鄒明軒現職於台灣河溪網協會相較於對一條溪流有所羈絆、產生情感,進而開啟蹲點與守護行動,我與溪流的緣分,反而是起源自對公共參與的探詢。在因緣際會下,「河溪治理公共參與」成為我的行動研究主題。出社會的第...

編輯精選 回響/光電場破壞石虎棲地 苗縣籲中央調查

回響/光電場破壞石虎棲地 苗縣籲中央調查

聯合報「陽光行動」推出搶救生物多樣性專題,針對光電場破壞石虎棲地,苗栗縣政府表示,目前受理二一九件二公頃以下的光電場申請案,刷掉半數以上,共核准九十七場,主要分布在通霄、苑裡、後龍及銅鑼。然現階段無...

編輯精選 救生物多樣性…沒了昆蟲 就沒了疫苗

救生物多樣性…沒了昆蟲 就沒了疫苗

「企業推動永續發展,為什麼要關注生物多樣性?」在一場「企業ESG實踐論壇」中,有人提出這樣的疑問。昆蟲滅絕 遠比脊椎動物快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黃正忠當時回答:「新冠疫情來得快且猛,我們需要...

編輯精選 外來種危機大…互花米草「濕地殺手」 綠鬣蜥危害農作

外來種危機大…互花米草「濕地殺手」 綠鬣蜥危害農作

蕭明堂是屏東縣政府委託的綠鬣蜥移除高手,他察覺樹上有多隻綠鬣蜥,迅速瞄準後射出魚鏢,命中其中一隻,他趕緊收線,並用套索將綠鬣蜥制伏後,再用膠帶纏繞雙腿和嘴巴,其他綠鬣蜥則四處竄逃。這是移除團隊的日常...

編輯精選 新觀念救生態…花蓮南安部落 有機拚永續

新觀念救生態…花蓮南安部落 有機拚永續

台灣特有種「菊池氏細鯽」,曾被列為瀕危淡水魚類,卻在花蓮南安部落的瓦拉米田區現蹤。迎來這樣的嬌客,讓當地有機耕種的農夫感到雀躍,寧可減少耕種面積,也要營造生態池或生態溝,讓土地保有盎然的生機。玉山腳...

編輯精選 新工法護棲地…拆堰拒水泥 魚蝦回來了

新工法護棲地…拆堰拒水泥 魚蝦回來了

八月下旬,一隻山羌困在中研院段的四分溪河床上,四處找尋上岸出口,但水泥堤岸垂直且超過三公尺高,別說是山羌,人都爬不上來。民眾通知動保處派員讓牠順利脫困;這條「三面光」的水圳是許多前瞻「水環境」基礎建...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