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綠川魚死飄臭 市府挨批管理失當
台中綠川流經台中市舊城區,一度被視為全國水環境整治典範,但過度水泥化遭詬病。中市議員表示,當初是觀光亮點,現在河水飄臭味、魚群暴斃,遊客銳減,管理失當。中市水利局回應,定期檢驗水質,均達未汙染標準,並有民間協會認養,死魚是枯水期水位淺導致。
推動台中主要河川筏子溪淨溪的荒野筏子溪平台總顧問林笈克說,綠川採用截流礫石法來淨化河川,有水質監測機制與後續的維護與管理,不管哪種整治方式,河川管理落實後續的監測與維養,才是最重要的。
綠川流經台中火車站、台中公園一帶,緊鄰市區,早期居民排放汙水等廢棄物,河川惡臭、環境髒亂,中市府1970年代起整治,2016年啟動水岸廊道計畫,將綠川整治為舊市區觀光亮點,此處也是耶誕燈會場地。
綠川整治後,環境問題屢遭議論。今年8月民眾發現綠川變成「黃河」,還不時聞到臭味。民進黨議員黃守達昨質詢,近期民眾抱怨,綠川惡臭髒亂,走在綠川邊街友隨地躺臥,垃圾隨處可見,曾親眼目睹清潔人員在河邊大小便,綠川屢傳溪水黃濁與惡臭,漫步綠川沿岸讓人愈來愈難忍受。
黃守達舉例,去年12月底耶誕燈會期間,綠川發生大量魚群暴斃,市府當時說溶氧量正常,也排除燈飾漏電,魚屍送驗卻無下文;從觀光人次來看,2023年12月單月有29.6萬人次,去年12月剩15.9萬人次,近乎腰斬。
水利局表示,8月河水變黃是因為上游工地開挖地下室,泥沙混入地下水,已二度開罰業者共6萬元,針對河岸兩側遊民,將加強勸導遊民。台中國際關懷印尼協會申請認養綠川,並定期清理環境。
水利局回應,綠川景觀段有環境維護人員每天定時整理,並定期監測水質;去年12月24日魚群死亡事件,經稽查為現場水位較低導致,但也有大型活魚存活,採水檢驗無異常,魚屍送驗無中毒,事發後不定期巡查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