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攜手10所高中 啟動「新竹學」跨校探究課程

清華大今與新竹10所高中共同啟動「新竹學」探究與實作課程,課程涵蓋塹城學、竹科學、流域學、客庄學、原民學、移民學六大主題。記者王駿杰/攝影
清華大今與新竹10所高中共同啟動「新竹學」探究與實作課程,課程涵蓋塹城學、竹科學、流域學、客庄學、原民學、移民學六大主題。記者王駿杰/攝影

國立清華大學今與新竹10所高中共同啟動「新竹學」探究與實作課程,課程涵蓋塹城學、竹科學、流域學、客庄學、原民學、移民學六大主題,希望帶學生走入在地場域,培養跨域探究與行動力。

該計劃參與學校包括六家高中、竹東高中、竹科實中、香山高中、建功高中、湖口高中、新竹女中、陽明交大附中、曙光女中、關西高中。清大希望結合多年大學社會責任行動與在地研究成果,與高中教師共備課程,建立跨校共學網絡。

清大指出,課程設計採「做中學」模式,11月先以六大主題營隊啟動,協助新生探索興趣,12月依表現與志願確認進入正式課程的名單。錄取學生自高一下至高二下,連續3學期修讀主題課程,3人一組進行專題探究,每學期發表成果,逐步把知識轉為行動。內容則以新竹百年產業與文化變遷為主軸,從晚清茶葉、樟腦的世界工廠,到今日的半導體科技重鎮,帶學生認識地方脈絡與當代挑戰。

計畫主持人、清大學昂永韌中心執行副主任李天健表示,新竹產業快速轉型,也加劇城鄉落差。希望學生超越書本,理解家鄉的歷史與眼前課題,從探究到實作,培養分析與行動能力。該計畫預計培育60位高中生,期待他們成為推動永續的力量。

面對AI時代衝擊,新竹多所高中社會組班級數近年縮減,人文社會領域人才發展面臨挑戰。李天健說,這不是單一學校能解決的問題。透過這類型計畫的跨校合作,讓更多學生看見人文社會的學習與發展可能,並期待能逐步向下延伸至國中小。

清大指出,該計畫目前已有世界先進、合勤基金會、新代集團、聯電文教基金會等企業參與,透過資源支持與合作安排,協助課程推展。

世界先進副廠長周原生表示,公司將透過計畫開放產業實習、職涯講座與企業參訪等機會,讓學生接觸業界實務、拓展視野。

教育部國教署專門委員易秀枝表示,「新竹學」計畫實踐了十二年國教探究與實作的精神。高中階段是學生培養跨域思考與探索自我的關鍵時期,藉由大學資源帶動高中師生深入在地場域,不僅能拓展視野,也能縮短城鄉差距。國教署肯定清華攜手高中與企業的合作,期盼這樣的模式能為全國教育創新與永續人才培育帶來示範效果。

延伸閱讀

【河好如初周報】失序的水:鐵鏽河到漁汛漂移的臨界警告

【河好如初周報】失序的水:鐵鏽河到漁汛漂移的臨界警告

強化防洪 新北2.1億搶修11護岸

強化防洪 新北2.1億搶修11護岸

農水署善用圳路發展再生能源 后里圳「隱形」電廠啟用

農水署善用圳路發展再生能源 后里圳「隱形」電廠啟用

北海岸11條河岸遭颱風毀壞 新北市府宣告完成搶修

北海岸11條河岸遭颱風毀壞 新北市府宣告完成搶修

清大攜手10所高中 啟動「新竹學」跨校探究課程

清大攜手10所高中 啟動「新竹學」跨校探究課程

面對極端氣候,堰塞湖可能是新常態!?

面對極端氣候,堰塞湖可能是新常態!?

新北美樂地不夠全面 民代籲擴至國有地、河川地

新北美樂地不夠全面 民代籲擴至國有地、河川地

農業部維持紅色警戒!馬太鞍溪河道清疏前 專家憂大雨再淹

農業部維持紅色警戒!馬太鞍溪河道清疏前 專家憂大雨再淹

網傳馬太鞍溪「引流為何之前不處理堰塞湖」?經濟部回應了

網傳馬太鞍溪「引流為何之前不處理堰塞湖」?經濟部回應了

連4天撈4萬隻!中壢老街溪魚群集體暴斃 初判因素曝光

連4天撈4萬隻!中壢老街溪魚群集體暴斃 初判因素曝光

好消息!花蓮馬太鞍溪流入市區的水已成功改道 引導進入深水槽

好消息!花蓮馬太鞍溪流入市區的水已成功改道 引導進入深水槽

台南白河水庫下游白水溪河道易淤積 中央地方建立平台去化土方

台南白河水庫下游白水溪河道易淤積 中央地方建立平台去化土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