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馬太鞍溪「引流為何之前不處理堰塞湖」?經濟部回應了

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溢流,造成光復部分地區遭土流掩埋,災情慘重。網傳謠傳「馬太鞍溪堤防早已損壞沒修」。網路還謠傳,馬太鞍溪「可以引流為何之前不處理堰塞湖」。對此,經濟部澄清,這些都是錯誤訊息。
針對網傳「馬太鞍溪堤防早已損壞沒修」,經濟部表示,事實是,光復二、三號堤在風災前水利署早已完成修復,這次致災主因是溢流量超過設計流量的關係,非堤防本身問題。
針對馬太鞍溪「可以引流為何之前不處理堰塞湖」,經濟部表示,因為引流施工地點根本不同。水利署28日流施工區域是在馬太鞍溪下游右側光復堤段,目的是引導河水穩定;而堰塞湖是位於馬太鞍溪上游無道路處,不能故意混淆。
經濟部表示,目前馬太鞍溪的水流已在今早成功導入深水槽,降低水患風險,後續將全面展開復建與疏濬。
經濟部感謝辛苦的前線救災、搶修的同仁與工作團隊,動員151部機具,投入200多人力完成土堤,降低淹水風險、守護民眾安全。
延伸閱讀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