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臺灣國際水週國際論壇 聚焦AI運用

經過花蓮堰塞湖事件,水利署認為須以「系統性韌性」建立跨部門整合機制,導入 AI 與資料整合技術,提升預警與決策效率。 記者劉學聖/攝影
經過花蓮堰塞湖事件,水利署認為須以「系統性韌性」建立跨部門整合機制,導入 AI 與資料整合技術,提升預警與決策效率。 記者劉學聖/攝影

以「智慧流域.AI領航」為主題的經濟部水利署年度盛會「2025臺灣國際水論壇」,昨今兩天在台北南港展覽館2館登場。水利署長林元鵬表示,以馬太鞍堰塞湖事件為例,非單一部會可以解決,公部門更應透過AI對河川資料的運算、整合、預測和應用,增加治水的韌性及調適能力。

國際水論壇今天(29日)還有一整天的活動,參與論壇者除了國內關心水利的學者專家和NGO等民間組織,也有來自日本、韓國、立陶宛、德國、荷蘭等國的水利學者專家分享AI人工智慧的應用及治水經驗。民眾可以透過線上直播觀看,網址:https://www.taiwanintlwaterforum.org/video.html

經濟部常務次長賴建信表示,面對極端氣候挑戰,水資源管理需要結合專業經驗與創新科技。AI 已成提升水管理效率與提出新解方的關鍵工具。臺灣在 AI 算力、晶片製造與數據應用上具備優勢,將持續推動智慧水利,並深化國際合作,打造全球智慧水管理夥伴關係。

英國籍的國際水協會的執行長卡拉(Kala Vairamamoorthy)表示,自有歷史以來,和水相關的書籍汗牛充棟,但大多數都被束諸高閣,深埋在圖書館的書架上,只有約15%的資料被現代人運用。現在正可以利用AI去開發那85%的「隱性知識」,讓這些冰存已久的寶貴知識為人所用,解決水患及氣候變遷問題。

成功大學校長沈孟儒說,氣候變遷對環境的影響已超出科技的想像,由於土地的崩塌與冰蓋的融化,原本深埋地底和永凍土的古老微生物被重新釋放。像馬太鞍堰塞湖溢流的污泥就含有致命的厭氧菌,對「鏟子超人」的健康帶來嚴重威脅。結果一名前往救災的挖土機行老闆就因腿部受傷感染,導致敗血症死亡,令人遺憾。

沈孟儒表示,成大培養學生跨領域的學習能力,除了資訊科技,土木、水利、環工也不可偏廢,人才不是只有進高科技業一條路。

AMD美商超微台灣區商用業務處資深業務副總林建誠表示,水治理要結合AI,AMD導入GPU高速運算,從河川資料蒐集轉向數位孿生,提供更佳的算力平台進行虛擬流域的模擬監控和預測,搭配衛星遙測和高解析度畫面不斷校正,讓河川治理更快速有效。

水利署長林元鵬指出,氣候變遷是全球挑戰,臺灣雖小,但災害頻仍。以「花蓮堰塞湖事件」為例,他曾在現場近一個月,深刻體會單一單位無法獨自應對災害,必須以「系統性韌性」建立跨部門整合機制。政府正推動跨部門合作,導入 AI 與資料整合技術,提升預警與決策效率。他強調,臺灣將以「韌性為本、科技為力、合作為路」迎向永續未來。

財團法人中興工程顧問社董事長李俊毅表示,作為國家隊,中興工程顧問積極導入 AI 與智慧科技,推動全流域整治 AI 化,強化防災預測與韌性工程。

延伸閱讀

逾五百家上市櫃未揭露用水密集度 安永:三路徑打通水資源管理

逾五百家上市櫃未揭露用水密集度 安永:三路徑打通水資源管理

埔里申設掩埋場 投縣府:嚴把關

埔里申設掩埋場 投縣府:嚴把關

全國雨水下水道訪評結果成績公布

全國雨水下水道訪評結果成績公布

上游濫排下游受罪 瑠公圳整治遭批

上游濫排下游受罪 瑠公圳整治遭批

改造過程艱辛 瑠公綠廊成台北東區亮點

改造過程艱辛 瑠公綠廊成台北東區亮點

下游居民為上游違建買單?瑠公圳整治陷「代償性受罪」

下游居民為上游違建買單?瑠公圳整治陷「代償性受罪」

獨/台灣溪流發現原生種弓背青鱂 他讓美國保存百年標本「認祖歸宗」

獨/台灣溪流發現原生種弓背青鱂 他讓美國保存百年標本「認祖歸宗」

【大學USR博覽會】 中原大學打造桃園埤塘水文化的共生典範,推動國際合作

【大學USR博覽會】 中原大學打造桃園埤塘水文化的共生典範,推動國際合作

【河好如初周報】從溪邊到社區,公民科學掀起全球「護水革命」

【河好如初周報】從溪邊到社區,公民科學掀起全球「護水革命」

一滴水三次利用 台中石岡打造全台首座小水力示範

一滴水三次利用 台中石岡打造全台首座小水力示範

青年IN生態:百名青年學生走入溪圳與濕地,讓環保行動落地生根

青年IN生態:百名青年學生走入溪圳與濕地,讓環保行動落地生根

【大學USR博覽會】從污染黑水溝到永續新起點:嘉南藥理大學USR翻轉二仁溪

【大學USR博覽會】從污染黑水溝到永續新起點:嘉南藥理大學USR翻轉二仁溪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