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汙水接管數年增1.7萬戶 巡迴環境教育從小培養下水道知識

水利局於鳳山正義國小舉辦汙水知識教育課程,透過簡報講解、影音播放及有獎徵答等趣味活動,讓學生更了解汙水處理的重要。圖/高雄市府提供
水利局於鳳山正義國小舉辦汙水知識教育課程,透過簡報講解、影音播放及有獎徵答等趣味活動,讓學生更了解汙水處理的重要。圖/高雄市府提供

高雄市截至今年9月汙水下水道接管用戶數已較去年增加約1.7萬戶,水利局與教育局持續合作,在工程進行中的區域舉辦國小巡迴環境教育課程,期望藉由從小培養正確水資源利用觀念,讓孩子能夠了解汙水下水道對城市發展和健康生活的重要性。

高雄市水利局表示,目前高雄市正在推展汙水下水道工程的區域有三民、鳳山、小港、楠梓、仁武等5個行政區,為了讓環境教育推廣出去,水利局今年連續第5年與教育局合作,在工程推展中的行政區,共8所國小巡迴辦理環境教育課程。

水利局是自2020年起與教育局合作,將汙水下水道知識融入國小環境教育課程,期盼從小建立正確的水資源利用觀念,讓孩子們了解政府推動幸福城市的努力與用心。

水利局指出,汙水下水道的建設目的在於妥善收集與處理生活汙水,降低海洋與河川汙染,改善都市生活環境品質,同時在全球氣候變遷與缺水危機加劇的情況下,汙水經過處理後成為可再利用的再生水,已是穩定供水的重要來源之一。

水利局將持續透過多元宣導與教育活動,深化民眾對汙水處理的認識與支持,讓高雄在推動汙水下水道建設的路上更加順利,也共同為打造更潔淨、永續的城市環境努力。

延伸閱讀

台日專家齊聚東京研討濕地永續 「河好如初」推動環境倡議成亮點

台日專家齊聚東京研討濕地永續 「河好如初」推動環境倡議成亮點

【河好如初周報】全球河川轉向「生態治理」時代─從水質監測走向流量入法與自然修復

【河好如初周報】全球河川轉向「生態治理」時代─從水質監測走向流量入法與自然修復

屏東美和村簡易自來水大腸桿菌超標 7日停水居民跳腳…緊急喊卡

屏東美和村簡易自來水大腸桿菌超標 7日停水居民跳腳…緊急喊卡

影/曾文水庫保育類猛禽黑鳶群飛開趴 覓食秀遊客驚呼

影/曾文水庫保育類猛禽黑鳶群飛開趴 覓食秀遊客驚呼

河好如初入圍嚴凱泰永續發展新聞報導獎

河好如初入圍嚴凱泰永續發展新聞報導獎

39屆吳舜文新聞獎公布入圍名單 聯合報6件作品入圍

39屆吳舜文新聞獎公布入圍名單 聯合報6件作品入圍

 如何訓練AI說「我不知道」!

如何訓練AI說「我不知道」!

河川永續新篇章:跨校聯盟共同護河,教育行動共享經驗

河川永續新篇章:跨校聯盟共同護河,教育行動共享經驗

德黑蘭主要水庫告急 僅剩兩週水量

德黑蘭主要水庫告急 僅剩兩週水量

擺脫淹水噩夢!雲林延潭大排啟動下游整治 2027年完工

擺脫淹水噩夢!雲林延潭大排啟動下游整治 2027年完工

黃正忠/不清淤的河川是奇蹟台灣

黃正忠/不清淤的河川是奇蹟台灣

台南斥資4.6億啟動竹溪整治二期 截汙4.7萬噸重現都市水岸

台南斥資4.6億啟動竹溪整治二期 截汙4.7萬噸重現都市水岸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