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義民高中林韻芬老師 帶學生走讀頭前溪
「昱兒」原是一位恬靜乖巧,內向害羞的高中女生,她在參加過學校的豆子埔溪走讀課程後開始擁抱自然,曾用一整個周末假日,和同學坐在豆子溪畔拍攝水鳥,為的就是觀察豆子埔溪的生態。在觀察生態過程中,由於太過入神和專注,手機還一度從手中滑脫,掉進河畔駁坎縫隙。如今昱兒已是國立政治大學大二學生,變得活潑開朗。談起這段往事,仍讓當初帶領學生走讀豆子埔溪的新竹縣義民高中老師林韻芬津津樂道。
「高科技不是只有晶片和半導體,高科技也可以幫助人類維護大自然」,竹北市的私立義民高中,是新竹縣的私立明星高中之一,不少家長在新竹科學園區工作,而且是望子成龍成鳳的「虎爸」或「虎媽」,但地理科老師林韻芬卻認為該校培育出的學生,不一定非得走科技業一途,人格的養成及對知識和環境的探索更重要。她經常帶著學生到頭前溪及新竹縣的犁頭山走讀,讓學生認識及愛護腳下這片土地。
義民中學的走讀課程,源自108課綱中有一門「探究與實作」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發現、分析、論證和表達的能力,並結合在地特色。而犁頭山和頭前溪支流豆子埔溪正好圍繞著學校,義民高中校地舊名又剛好是豆子埔莊或豆兒埔庄,順著這層因緣,探索這兩處就成為義民高中發展探究與實作課程的主題。而地理老師林韻芬正是這門課的靈魂人物。
林韻芬不是新竹人,而是嫁入苗栗客家庄的媳婦,婚後發覺客家文化的深邃之處,於是她把自己當成人類學家,從家庭生活中細細品味客家文化,更考進陽明交通大學客家研究所繼續深造。
在義民高中教書後,她把這種做學問的態度融入教學中,教導學生從日常中觀察和學習,帶著學生走讀地方,成為義民高中的特色。
為了讓學生認識腳下的土地,走讀的學生不搭遊覽車,靠著雙腳從學校出發,走向犁頭山或埔子溪,一路聽著老師講解,一面觀察記錄周遭的環境,既像四處求法的行腳僧人,也像沿途捕捉畫面的Google街景車。學生們邊看邊學,即使翻山越嶺,也不覺得累,而且樂在其中。
義民高中的走讀並非踽踽獨行,而是有清華大學USR計畫和台灣乾淨水行動聯盟的加入和扶持,他們一同走入竹北的璞玉計畫區,了解竹北璞玉計畫區的農田正遭遇徵收和炒作的挑戰,也順著豆子埔溪一路溯源,透過乾淨水行動聯盟提供的水質檢測筆為溪水做水質檢驗,發現豆子埔溪水質呈現鹼性,且因含有懸浮固體致導電度偏高。透過學生看似微薄的力量,共同保留住難得的農業用地,也喚起師生對頭前溪水質的重視。
選修林韻芬的走讀課,學生不需要交出期末報告或小論文,以免淪為作文比賽。學生只要打開五感,感受周遭環境,透過手機拍照或錄影,記錄自己所見所聞,剪輯成紀錄片,即可完成學習心得。
現在學生都是自幼與手機及網路共生的數位原住民,用手機拍攝和剪輯影片就跟呼吸一樣自然。對學生而言,探究走讀課程就像在苦悶的高中生活中,來上一帖清涼劑和疏肝解鬱的逍遙散。
為了這門課,有學生可以花上一整個周末假日坐在溪邊,只為了拍攝溪流生態,才會有文章開頭提到的女學生因觀察水鳥太過專注,一個失神致手機滑落駁崁縫裡的那一幕。
林韻芬也曾帶著學生橫渡頭前溪,在橫渡過程中,學生看到了高灘地婦人挖石蚵,並拜訪舊港島的里長蔡松根。
蔡松根就像一個活化石,他讓舊港島變得很有文化底蘊,舊港島的婆婆媽媽跟著蔡松根用閩南語寫詩,並刻在舊港島公園旁邊地上,聽著蔡松根里長用閩南語講述著舊港里的沿革和故事,都讓學生感到新奇。
林韻芬是地理老師,參加走讀頭前溪活動的學生,大都是高二社會組的學生,但走讀是跨領域的課程,由於教學方式跳脫傳統教學框架,吸引愈來愈多自然組的學生報名。
林韻芬回憶,有一回她帶著學生到竹北段的犁頭山走讀,竹北段的山路很陡,方圓兩、三公里內沒有商店和餐廳,於是在台灣豐禾子協會理事長王志文的帶隊下,先找了一處三合院廣場讓學生烤肉,吃飽了再上山。
那一回參加走讀的學生以社會組為主,他們在行前已經答應無法參與走讀的自然組學生,會多烤一些肉帶回去「餵養」自然組的同學。由於並非循原路下山,只見當天走讀的同學每人扛著大包小包的肉,在犁頭山爬上爬下。走讀結束,這些肉也依約送到自然組學生的口中,賓主盡歡。
當天參與走讀的學生有如聖經提摩太後書所言,那美好的一仗已經打過;當跑的路已跑盡;該守的承諾也已守住,從今而後,有正義的冠冕為他們存留。
義民高中的溪流走讀,今年更擴展到頭前溪上游的油羅溪,到新竹縣橫山郷的東窩溪古道走讀及看螢火蟲。清華大學也邀請義民高中學生到油羅溪上游的馬胎溪古道走讀,了解當地泰雅族原住民如何與土地互動。
當原住民在山裡狩獵感到飢餓時,隨手摘下一片秋海棠葉柄放入口中咀嚼,就可以補充水分和提振精神,在原住民嚮導的帶領下,讓學生親身體驗原住民數百年來累積的生存經驗和智慧。
秋海棠葉柄放入口中咀嚼後,先會感到一股甜味,接著由甜轉為強烈的酸澀,才能讓人生津止渴,驅逐睏意。林韻芬說,當前方的走讀學生在嘗到秋海棠葉柄由甜轉酸的厲害後,為了和大家「共享」,開始向後方的同學傳話「超甜的!」每一位吃過的學生都心照不宣,勸後方的同學趕快服用,結果幾乎大家都感受到秋海棠葉柄的威力,成為這場走讀活動最大的笑點。
在師生的努力下,義民高中的探究與實作課程愈來愈有規模。今年底,義民高中還將安排學生到日本大阪參加六天五夜的食農教育,而且學生不住觀光飯店,而是住進日本寄宿家庭,近身體驗日本的庶民文化,進行國民外交。
對於也想發展探索與實作的中等學校,林韻芬的建議是先盤點學校附近有哪些在地資源和價值,那怕是一間古早的餐廳或特色小店,或是特殊的文化或族群,都可以發展成教學重點,培養下一代對在地文化的使命感及榮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