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名人堂】李政霖/再見石狗公

想製造石狗公的初次邂逅,建議是要忘記帶相機。

牠就在那裡,只是你沒想到。沒想到屬於海的名字會在淡水中出現;沒想到一條魚可以偽裝成一塊石頭,連容易露餡的眼睛都藏好在斑紋中;沒想到身披保護色靜靜偎在石邊的底棲魚,竟生活在有一定流速的瀨區……

觀景窗如同濾鏡,將視野限縮在印象中的物種、景象,無意間排除了知識框架外的一切──更多是濾掉運氣。放下以電子訊號狩獵的思維,更多可能才得以浮現。

看見裸身鰕虎的故事也不外如此。

可能就是那麼一個偶然的瞬間,在停下發呆或調整相機殼背帶時,走神凝視白色石英岩、藍灰的頁岩、橘色的砂岩細礫所積成的淺灘,忽然浮現魚形,擁有銅鈴般的懾人大眼,以及更誇張地裂到眼後一倍多距離的巨嘴,魚身先是被側線上下切成兩半,再由深淺、或黑或粉或白的斑塊截為四五段。這時你離魚僅五公分,眼睛已痠得不行,退個一掌的距離,試圖架出相機,然後機殼根本塞不進這深不到十公分的棲地,只好用眼繼續觀察,發現找不到牠了。

轉動眼珠搜索細礫堆上的每個角落,卻仍不見魚影。就在喪氣垂下肩頭的那刻,你注意到這裡流水不緩,只有因緣際會才能形成細礫的淺灘……兩塊帶有雲母材質的細礫突然被水流帶動了一下──不對,怎麼會有兩塊一模一樣的細礫,同時以相同的樣態動起來?

那是魚的胸鰭啊,找到了,原來牠從未移動過,只是從我們的視網膜、視神經、視覺認知區、分類物件的皮質區暫時失蹤斷訊罷了。

那便是裸身鰕虎,一隻兩公分長卻長得像神獸鰲魚的小鰕虎,也是細礫中一小段忽隱忽現的訊號。

一尾無棘海龍從一旁水道探頭探腦蛇行而上,牠們也是「魚不像魚」的一群。誇張延長的身軀,不動時像一條斑駁的枯草葉,行進則如扭動的蛇類脊柱,僅有看清牠那幾片形狀特化的透明鰭片,方能再安心地認定牠是一條魚。

海龍有時也會消失,通常是在工程機具駛入溪床之後。不管是新造、拆壩,甚至簡單的清淤除草,都可能讓海龍驟然失蹤,然後你等待,你追尋,你思索,大多要一年之後,牠們才又突然現身,零零星星、大大小小……災難發生時,牠們究竟是移居到沿海,還是聚集在某個避難所,還是就此死去,又是怎麼回來怎麼重生,你太具體地想像,就會陷入死胡同。

一條海龍消失又回來的溪,曾有個年輕朋友用一整年觀察石狗公,他說水淺時牠在那邊,大水流著牠在那邊,棲地工程間他找不到牠了,後來牠又回到那邊了。只是在某一個夏天意外結束之後,再也沒有人見到那個年輕人。

魚不一定長得像魚,牠有時候是一塊石頭、幾顆細礫、一片一年生的草叢、一個念頭……如果你只把牠們看作魚,那牠們就會頑皮地或悲傷地消失一下,或永遠。

(僅以本文紀念胡冠中。)

延伸閱讀

【青春名人堂】李政霖/漫步在往返溪床的那條路上

【青春名人堂】李政霖/漫步在往返溪床的那條路上

【青春名人堂】李政霖/看不見的國寶魚

【青春名人堂】李政霖/看不見的國寶魚

【青春名人堂】李政霖/空白的白魚

【青春名人堂】李政霖/空白的白魚

【青春名人堂】李政霖/烏水信魚

【青春名人堂】李政霖/烏水信魚

【青春名人堂】李政霖/找蛙

【青春名人堂】李政霖/找蛙

【青春名人堂】李政霖/第七種色素細胞

【青春名人堂】李政霖/第七種色素細胞

【青春名人堂】李政霖/流路的香愁

【青春名人堂】李政霖/流路的香愁

【青春名人堂】李政霖/少水魚

【青春名人堂】李政霖/少水魚

【青春名人堂】李政霖/鬆開你的毛手

【青春名人堂】李政霖/鬆開你的毛手

【青春名人堂】李政霖/安全感

【青春名人堂】李政霖/安全感

【青春名人堂】李政霖/野鰻的黑暗追求

【青春名人堂】李政霖/野鰻的黑暗追求

小美/貓之謎團,魚之餽贈

小美/貓之謎團,魚之餽贈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