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治理的進與難:從生活品質到河川保育的系統挑戰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

我們談論的不只是水質、自來水安全與底泥污染,更是整體污水下水道建設與河川治理。這不僅是工程問題,更是民生與生活品質的保障。 圖片提供 / 聯合報系永續工作室
我們談論的不只是水質、自來水安全與底泥污染,更是整體污水下水道建設與河川治理。這不僅是工程問題,更是民生與生活品質的保障。 圖片提供 / 聯合報系永續工作室

在氣候變遷與環境風險日益升高的今日,河川治理不再只是單一部門的任務。於五月二日舉辦之「河好如初—河川永續座談會」,當日除政府官員、學者專家外,更聚集NGO/NPO民間組織、生態公司、學校、企業及作者、律師…等,大家齊聚一堂。會議以「永續新世代的整合性流域管理 從優秀到卓越管理的新思維」與「千口水的重量,等待被看見」兩大主題展開。期盼激盪出更多具行動力與前瞻性的政策建議,為台灣河川找回初心。

污水治理的進與難:從生活品質到河川保育的系統挑戰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 副署長 於望聖

感謝聯合報舉辦這場座談會,讓公部門有機會直接與社會對話。雖然議題嚴肅,現場卻能感受到一股積極與樂觀的氛圍,這正是面對環境議題應有的態度。

我們談論的不只是水質、自來水安全與底泥污染,更是整體污水下水道建設與河川治理。這不僅是工程問題,更是民生與生活品質的保障。

艱難起步:從拆除違建到推動接管

早年推動用戶接管,阻力非常大。當我們要求住戶配合施工,有時涉及拆除違建,民怨四起。有住戶抱怨沒辦法煮飯、孩子晚上不能洗澡,社會氛圍對這項政策普遍不友善。

但在陳水扁擔任台北市長期間,市府堅定執行接管政策,該拆就拆。最終,台北市成為全國用戶接管普及率最高的城市。這也反映在城市生活品質上,走在台北街頭,確實與其他城市感受不同。馬英九前總統曾以「巷口氣味」為例,來判斷一個城市是否做了完善的污水接管。

河川復甦:從惡臭之地到親水空間

我剛退伍那年,參與的是淡水河整治計畫。當時從華中橋騎車經過,果菜市場傳來的惡臭讓人難以忍受。經過多年努力與各界協力,如今的淡水河不僅水質改善,沿岸更成為自行車愛好者的路線。這不只是通路暢通,而是環境真的改善了,讓人願意在河畔活動。

另一個案例是新北市的中港大排。早期排水溝漆黑、兩側皆是房屋後門。整治完成後,沿岸道路轉為前門,民眾態度也從排斥轉為欣然接受。

台中市的綠川、柳川也透過用戶接管與環境改善,轉型為乾淨美麗的都市水景;台南運河亦是如此。我是成功大學校友,記得當年端午節學生划龍舟,最怕的就是落水——不只濕身,還會全身發癢。但隨著台南市成為全台最早推動污水下水道的城市之一,如今水質已有顯著改善,甚至設置生態展示區供民眾參觀。

至於高雄的愛河,則是另一個代表性案例。雖起步略晚於台北,但因早為直轄市,資源投入相對集中。曾幾何時,跳愛河成為政治人物表態的方式,現在則成為各式親水活動的場域。沿線至港口,城市規劃與環境整治使得河川變成市民活動的核心。

推動未竟:接管普及仍待提升

儘管已有多處成效明顯,但全台下水道用戶接管普及率仍不高。除了台北市達70%,其他縣市仍有明顯落差。障礙包括老舊建築結構難以接管、部分地區尚未納入施工範圍等。

行政院多年來持續投入預算推動此事,每年約130億元,是全國單一公共建設中預算最高者。但別小看這筆預算,全國提升1%的接管普及率(約8萬戶),就需花費約140億元。以目前總戶數約800萬戶估算,這是一場漫長且昂貴的工程。

早期施工效益高,例如台北市多為大樓,接一根管線就能涵蓋十多戶,但現在多是低密度別墅區,一條管線可能只服務1.2至1.3戶,效率大不如前。

目前推動重點之一是針對水源水質保護區。這些區域關係到全民飲水安全,因此我們在經費分配上會優先補助地方政府進行生活污水接管與處理。 圖片提供 / 聯合報系永續工作室
目前推動重點之一是針對水源水質保護區。這些區域關係到全民飲水安全,因此我們在經費分配上會優先補助地方政府進行生活污水接管與處理。 圖片提供 / 聯合報系永續工作室

政策重點:優先水源保護區與健康風險熱區

目前推動重點之一是針對水源水質保護區。這些區域關係到全民飲水安全,因此我們在經費分配上會優先補助地方政府進行生活污水接管與處理。

今天聽到新竹地區的期待,特別是周教授所提環境污染與健康風險的關聯分析,對我們非常重要。這份簡報我會帶回單位深入研究,尤其是在污水處理廠能否進一步提升標準的部分,將是我們優先處理的目標。

延伸閱讀

從黑龍江到生態劇場 新北六水治理奏效、溪流活起來

從黑龍江到生態劇場 新北六水治理奏效、溪流活起來

比瑠公圳還早!建於1724年 霧裡薛圳列為市定古蹟

比瑠公圳還早!建於1724年 霧裡薛圳列為市定古蹟

關於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你一定要知道的七件事

關於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你一定要知道的七件事

「河好如初」設計思考/Z世代出招!五組創新解方為河川發聲

「河好如初」設計思考/Z世代出招!五組創新解方為河川發聲

「河好如初」設計思考/青年學子齊聚 暢談對河流永續的想像

「河好如初」設計思考/青年學子齊聚 暢談對河流永續的想像

二仁溪汙染二期整治 中央全額補助 拚2年半完成

二仁溪汙染二期整治 中央全額補助 拚2年半完成

南投埔里水源地設掩埋場 地方組自救會抗爭到底

南投埔里水源地設掩埋場 地方組自救會抗爭到底

台南擬9月開徵家戶汙水下水道費 水費單會多這1筆費用

台南擬9月開徵家戶汙水下水道費 水費單會多這1筆費用

一條河的百年功課:從污染到共好,從倡議到行動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

一條河的百年功課:從污染到共好,從倡議到行動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

頭前溪:一條被高度倚賴卻被忽略的河流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

頭前溪:一條被高度倚賴卻被忽略的河流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

千口水的重量:看不見的污染,沉默的風險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

千口水的重量:看不見的污染,沉默的風險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

謙卑與回復:為河川尋回自然尊嚴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

謙卑與回復:為河川尋回自然尊嚴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