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興觀點/台印合作 共築水資源永續
印尼是東南亞經濟龍頭,近年在人口快速成長、都市化加速與基礎設施不足的多重壓力下,正面臨嚴峻的水資源挑戰。雅加達等大都會區水汙染與河川淤積問題日益嚴重,推升水處理成本;地下水長期超抽導致地層下陷,北雅加達部分區域甚至低於海平面,加劇潮汐淹水風險。再加上氣候變遷衝擊,使乾旱與洪災更加頻繁,海平面持續上升,預估若缺乏有效對策,至2045年恐使印尼GDP減少7.3%。
同時,汙水處理能力不足、灌溉系統失效,更成為城市發展與公共衛生的重大瓶頸。隨著印尼推動新首都計畫,對於智慧水管理與永續水利工程的需求更形迫切。
面對印尼如此多重且複雜的水資源困境,藉由拜會印尼水資源相關官方機構和專業團體交流機會,結合水利專家意見,提供關鍵解方並導引雙方合作契機如:
一、智慧水利與數位轉型
台灣發展的AI、物聯網(IoT)水情監測技術,結合智慧水網與水庫巡檢系統(如裂縫辨識),能協助印尼建立全國性水資源數據平台,提升治理數位化與效率。
二、水資源永續與供水韌性
台灣累積的水庫清淤技術從上游保育、中游攔砂壩,到下游抽泥與排砂隧道,以及再生水利用經驗(2029年預計16座再生水廠、日產能63.4萬立方公尺),都能成為印尼供水保障的重要工具。同時,台灣已運轉26座小型海淡廠,並規劃大型廠區,可協助印尼探索「海水淡化結合鹵水製鹽」的創新模式,不僅解決缺水,也降低對食鹽進口依賴,符合印尼推動糧食自主的政策方向。
三、洪患管理與地層下陷防治
面對頻繁洪災與下陷危機,台灣的洪水預警系統、都市防洪策略與「自然解方(NbS)」經驗,能成為印尼借鏡。透過高精度InSAR雷達干涉技術(精度達1公分內)及磁環分層式監測井,搭配農業轉作、補注河川與增加地面水供應,能有效掌握成因並制定防治策略,協助雅加達等地區減緩下陷速度。
四、汙水處理與再生利用
台灣在推升下水道普及率與導入先進處理工法(如A2O+MBR、MBBR)的成功經驗,可協助印尼發展社區級與城市級汙水處理系統,改善公共衛生並推動水資源循環。
五、人才培育與產業對接
透過技術工作坊、雙邊論壇與人才培訓計畫,深化兩國專業交流。更可借鏡日本橫濱市「政府主導、企業參與」的模式,推動台灣水利產業與印尼當地企業合作,共同開發新市場,拓展台灣產業國際布局。
整體而言,印尼對台灣科技與專業實力抱持高度信任。台灣不僅累積了應對氣候變遷的寶貴經驗,更具備智慧水利與永續工程的創新解決方案。未來若能透過示範專案、技術交流與產業媒合,台印必能攜手共築水資源永續的合作典範,開創互利共榮的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