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仁大學USR 水圳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位在新莊和泰山交界的塭仔圳,是400公頃的大型市地重劃區,牽動整個新莊地區的未來發展。 記者徐柏棻/攝影
位在新莊和泰山交界的塭仔圳,是400公頃的大型市地重劃區,牽動整個新莊地區的未來發展。 記者徐柏棻/攝影

在大學USR博覽會中,輔仁大學以「水圳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建構新莊生活環境博物園區」為題,說明水圳如何將新莊廟街及輔大的發展串接在一起。 記者蔡宗儒/攝影
在大學USR博覽會中,輔仁大學以「水圳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建構新莊生活環境博物園區」為題,說明水圳如何將新莊廟街及輔大的發展串接在一起。 記者蔡宗儒/攝影

在大學USR博覽會中,私立輔仁大學以「水圳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建構新莊生活環境博物園區」為題,說明水圳如何將新莊廟街及輔大的發展串接在一起,令外界印象深刻。

車水馬龍的新莊,過往曾經有過一段阡陌縱橫,水圳交錯的歲月,輔大的USR便是從水圳文化做發想,因整個新莊的發展跟河道跟水流關係密切,例如位在新莊和泰山交界的塭仔圳,更是400公頃的大型市地重劃區,牽動整個新莊地區的未來發展。

清代時,新莊發展遠在艋舺(萬華)之前,甚至有「一府二鹿三新莊」的說法。當時新莊幾乎是跟著水圳的水路逐步發展。例如引大漢溪之水,灌溉新莊、三重等地農田的後村圳,以及新莊張厝圳跟劉厝圳,而且新莊廟街緊鄰水圳,可以說水圳史就是新莊發展史。

日本總督府興建了桃園大圳後,導致下游的新莊水圳嚴重缺水,農田收益受到影響,新莊的水圳文化才開始沒落。

由於塭仔圳市地重劃,輔大景觀設計系跟新北市的政府合作,並對古蹟進行修復,也思考結合綠地,加入碳匯的概念進行規畫施作。

新莊過往發展的榮枯和水圳文化息息相關,輔大也希望透過走讀活動,讓參與者回顧新莊的發展歷史,讓民眾了解早期的新莊如何隨著水脈發展繁榮,又因為水圳沒落而一度蕭條。

為了帶領學生發掘新莊老街的歷史,輔仁大學以「做中學」的概念,透過桌遊、繪圖及展覽等多元形式,協助地方文史知識推廣及普及。 記者蔡宗儒/攝影
為了帶領學生發掘新莊老街的歷史,輔仁大學以「做中學」的概念,透過桌遊、繪圖及展覽等多元形式,協助地方文史知識推廣及普及。 記者蔡宗儒/攝影

台灣第一所漢生病(痲瘋病)防治機構─樂生院也位在新莊迴龍,當時幾乎是以集中營的方式隔離痲瘋病患,輔大計畫透過景觀設計、語言、歷史及展覽實作,進行文化再現與保存。而新莊廟街雖已逐漸沒落,輔大團隊計畫結合課程、導覽、桌遊及演講,帶領學生挖掘新莊廟街的文史,協助推廣地方文化。

輔仁大學在政府和地方之間扮演中介角色,透過民意代表跟新北市政府城鄉局、地政局進行對談,特別是市地重劃中有關文化保存、景觀設計和碳匯的設計,兼顧人文與經濟發展。

延伸閱讀

【世界河川日】認識台灣河川生態守護者,頭前溪與筏子溪的生命夥伴們

【世界河川日】認識台灣河川生態守護者,頭前溪與筏子溪的生命夥伴們

【河好如初周報】沒有乾淨的水,就沒有未來:非洲氣候峰會定調全球水資源新時代

【河好如初周報】沒有乾淨的水,就沒有未來:非洲氣候峰會定調全球水資源新時代

圖解/馬太鞍溪堰塞湖災情為何這麼嚴重?為何不能事先破壞壩體?

圖解/馬太鞍溪堰塞湖災情為何這麼嚴重?為何不能事先破壞壩體?

影/花蓮堰塞湖溢流釀災 水利署長曝「水量超過堤防設計4倍以上」

影/花蓮堰塞湖溢流釀災 水利署長曝「水量超過堤防設計4倍以上」

清華大學通識課程  帶學生橫渡頭前溪

清華大學通識課程 帶學生橫渡頭前溪

台科大USR      共好Spark+     培育「π型人才」

台科大USR 共好Spark+ 培育「π型人才」

桃園南崁溪詭異乳白色液體飄異味 豆干工廠竟是汙染源頭

桃園南崁溪詭異乳白色液體飄異味 豆干工廠竟是汙染源頭

明志科大環境永續論壇 聚焦河川永續

明志科大環境永續論壇 聚焦河川永續

【河好如初周報】看不見的污染,看得見的崩壞:英格蘭河川陷入連環危機

【河好如初周報】看不見的污染,看得見的崩壞:英格蘭河川陷入連環危機

海洋微型塑膠危害 海大展開北海岸沙灘採樣科普調查分析

海洋微型塑膠危害 海大展開北海岸沙灘採樣科普調查分析

極端降雨挑戰防洪...大湖口溪「最後一哩路」未完工 水利署年底啟動檢討

極端降雨挑戰防洪...大湖口溪「最後一哩路」未完工 水利署年底啟動檢討

流域公民水文素養必修課  「島都之河」新書介紹

流域公民水文素養必修課 「島都之河」新書介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