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好如初周報】沒有乾淨的水,就沒有未來:非洲氣候峰會定調全球水資源新時代

「水與衛生(WASH,Water, Sanitation and Hygiene;供水、衛生與個人清潔)」被正式提升為投資主線——沒有安全用水與基本衛生,健康、教育、糧食安全與經濟發展都難以穩住,更難抵禦愈發極端的旱澇與熱浪。 圖片來源 / envato
「水與衛生(WASH,Water, Sanitation and Hygiene;供水、衛生與個人清潔)」被正式提升為投資主線——沒有安全用水與基本衛生,健康、教育、糧食安全與經濟發展都難以穩住,更難抵禦愈發極端的旱澇與熱浪。 圖片來源 / envato

河好如初網站關注河川議題,將於每周四推出「河好如初周報」為讀者網羅全球重要的河川治理、生態與文化,涵蓋水資源政策、環境爭議、生物多樣性與復育行動等議題。快速掌握最新動態,串連不同流域的聲音與事件,讓河流不再只是背景,而是公共關注與討論的主體。

第二屆非洲氣候峰會(ACS2,Africa Climate Summit 2)本月落幕。與會非洲領袖通過《阿迪斯阿貝巴宣言》Addis Ababa Declaration on Climate Change and Call for Action,設定每年動員 500 億美元,導入能確實降低風險、提升韌性的氣候方案。訊息很清楚:非洲不只承受氣候衝擊,更要成為解方的提出者與市場的塑造者;透過新機制把資金與政策綁在一起,讓好案子從紙上走到現場。對全球治理而言,這也是警鐘:沒有乾淨的水,就沒有健康、教育與經濟的未來。

一、歷史性轉折:WASH 正式列為非洲氣候投資主線

峰會將每年 500 億美元的動員目標,優先導向民生韌性。與以往不同,「水與衛生(WASH,Water, Sanitation and Hygiene;供水、衛生與個人清潔)」被正式提升為投資主線——沒有安全用水與基本衛生,健康、教育、糧食安全與經濟發展都難以穩住,更難抵禦愈發極端的旱澇與熱浪。

非洲聯盟(AU,African Union)主張敘事轉向:「從援助走向投資」。一方面明確在地需求,一方面端出可擴大的解決方案。現實同樣尖銳:要達到 2030 年目標,累計資金需求超過 3 兆美元,但 2021–2022 年真正進到位的氣候資金僅約 300 億美元。把 WASH 放到投資主軸,目的在打開更多資金工具(如混合融資、長天期資本),讓專案從示範走向規模化。

對民眾而言,效益直觀:安全供水與衛生設施可即刻降低水傳疾病、減少家戶醫療支出、降低學童缺課,也穩住勞動力供給。換句話說,投資 WASH 是高 CP 值策略——同一筆錢,同步改善健康、教育與經濟。接下來,峰會文件將在 COP30 前進一步細化,成為非洲共同立場的一部分,對接多邊與私人資金。

資料來源:

  • WaterAid(2025/09/12)WaterAid at Africa Climate Summit 2025
  • UN-Water(2025/09/11)UN-Water news
  • Reuters(2025/09/10)Africa looks to raise $50 bln a year for new climate solutions initiative
  • 投資焦點十分聚焦:取水口保護、都市污水治理與流域自然為本解方(NbS,Nature-based Solutions)。 圖片來源 / envato
    投資焦點十分聚焦:取水口保護、都市污水治理與流域自然為本解方(NbS,Nature-based Solutions)。 圖片來源 / envato

    二、資金如何落地:ACIC 與 ACF 鎖定河川與城市水安全

    承諾要落地,得靠機制。峰會設定兩個非洲層級的「推進器」:非洲氣候創新協議(ACIC,African Climate Innovation Compact)與非洲氣候基金(ACF,African Climate Facility)。兩者負責把資金「串起來、送出去」,目標是每年帶動 500 億美元,並在 2030 年前累積支持 1,000 個具體氣候方案。

    投資焦點十分聚焦:取水口保護、都市污水治理與流域自然為本解方(NbS,Nature-based Solutions)。這意味「水安全」首度進入洲級大型投資名單,不再只是零散、短期的小案。做法可以用一條線概括:上游保育+下游處理。上游修復濕地、建立森林緩衝帶,減少泥沙與農化物流入;中下游升級污水處理、推動再生水回用,降低污染、減輕對河川的抽水壓力。這並非紙上談兵——世界銀行(World Bank)與夥伴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已累積大量 NbS 經驗與數據,證明藍綠基礎設施能同時改善水質、提升抗旱抗澇能力,並帶動在地就業與生態修復。

    資金要長、要穩,治理得先清楚。專家建議 ACIC/ACF 設定透明的專案篩選與成效指標(包含水質監測、弱勢社群保護,以及原住民「自由、事先且知情同意」〔FPIC,Free, Prior and Informed Consent〕),並定期揭露投資成果,建立市場信任,吸引綠債、混合融資與保險等資金進場。方向已明確:從「救助—災後修復」轉向「預防性投資」,以長期資金與運維機制,讓水相關專案可複製、可擴大、可長久運作。

    資料來源:

  • Reuters(2025/09/10)Africa looks to raise $50 bln a year for new climate solutions initiative)
  • WaterAid(2025/09/12)WaterAid at Africa Climate Summit 2025
  • 三、多邊合作入口:UN-Water 開啟 2026 聯合國水會議第二輪徵詢

    聯合國水機制(UN-Water,United Nations Water)9 月 11 日宣布:2026 年聯合國水會議將於 12 月 2–4 日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舉行,由阿聯與塞內加爾共同主辦,並啟動第二輪全球線上徵詢。徵詢聚焦六大互動對話主題——為人而水(Water for people)、為繁榮而水(Water for prosperity)、為星球而水(Water for planet)、合作之水(Water for cooperation)、多邊進程中的水(Water in multilateral processes)、投資於水(Investments for water)——已於 7 月獲聯合國大會採納,後續將形成各主題的概念文件(concept papers),作為 2026 年正式議程底稿。

    對非洲與其他開發中國家,這是把在地需求變成國際行動清單的窗口:可將跨境流域治理、校園與醫療 WASH 普及、社區 NbS等「可投資模組」打包申報,並提出可量化指標(如安全飲水覆蓋率、學校廁所與經期友善設施普及率、污水處理率、河段水質改善與棲地修復面積、氣候風險曝露人口下降等),爭取多邊資金與技術合作。

    UN-Water 也強調「水在多邊進程中的角色」:把水議題與健康(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教育(UNESCO,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道(OCHA,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開發金融(多邊開發銀行)與氣候(UNFCCC,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等系統接起來,透過 2026 年會議平台強化政策協同、資金追蹤與成果衡量,讓地方做法真正被世界看見。

    資料來源:

  • UN-Water(2025/09/11)UN-Water news)
  • IISD(2025/09/12)SDG Knowledge Hub – UN-Water launches second round of consultations for 2026 UN Water Conference
  • 極端天氣讓「沒水、髒水」的風險升高;若僅停留在「災後救助—修復」循環,成本只會更高。相反地,預防性投資把錢花在刀口上。 圖片來源 / envato
    極端天氣讓「沒水、髒水」的風險升高;若僅停留在「災後救助—修復」循環,成本只會更高。相反地,預防性投資把錢花在刀口上。 圖片來源 / envato

    四、為何投資「水」最划算:健康、教育與經濟三重收益

    早在 2014 年,世界衛生組織(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與 UN-Water就發布分析:每投入 1 美元在 WASH,可得到平均 4.3 美元的回報。回報來自三個面向:醫療支出下降(水傳疾病減少)、教育效益提升(學童缺課率降低、女孩因校園衛生與經期友善設施持續就學)、生產力提高(成人缺勤下降、勞動參與回升)。有評估甚至推估,可為全球 GDP(國內生產毛額)帶來約 1.5% 的加成。

    把鏡頭拉回非洲,這筆投資更顯划算。極端天氣讓「沒水、髒水」的風險升高;若僅停留在「災後救助—修復」循環,成本只會更高。相反地,預防性投資把錢花在刀口上:上游修復濕地、建立森林緩衝帶,檔下泥沙與農化物;下游升級污水處理、推動再生水回用,穩住水量與水質;社區端擴大安全飲水與基本衛生覆蓋,直接改善健康與學習。世界銀行近年盤點也顯示,許多自然為本解方(NbS)已在非洲與其他地區,實際改善上千萬人的用水與防災條件,同時修復數百萬公頃生態,路徑可複製、可擴大。

    這正呼應峰會的資金布局:ACIC/ACF把與「水」相關的專案置於核心。只要治理透明、規則清楚,並落實原住民「自由、事先且知情同意」(FPIC,Free, Prior and Informed Consent)等保障,就更能吸引綠色債券、混合融資與保險等資金疊加,形成可長可久的資金循環。一句話:投資水=同時買到健康、教育與經濟的三重保障。

    資料來源:

  • WHO & UN-Water(2014)WHO/UN-Water report finds investing US$1 in WASH delivers US$4.3 return
  • UN-Water(2025/09/11)UN-Water news
  • WaterAid(2025/09/12)WaterAid at Africa Climate Summit 2025
  • 延伸閱讀

    【世界河川日】認識台灣河川生態守護者,頭前溪與筏子溪的生命夥伴們

    【世界河川日】認識台灣河川生態守護者,頭前溪與筏子溪的生命夥伴們

    圖解/馬太鞍溪堰塞湖災情為何這麼嚴重?為何不能事先破壞壩體?

    圖解/馬太鞍溪堰塞湖災情為何這麼嚴重?為何不能事先破壞壩體?

    影/花蓮堰塞湖溢流釀災 水利署長曝「水量超過堤防設計4倍以上」

    影/花蓮堰塞湖溢流釀災 水利署長曝「水量超過堤防設計4倍以上」

    清華大學通識課程  帶學生橫渡頭前溪

    清華大學通識課程 帶學生橫渡頭前溪

    台科大USR      共好Spark+     培育「π型人才」

    台科大USR 共好Spark+ 培育「π型人才」

    桃園南崁溪詭異乳白色液體飄異味 豆干工廠竟是汙染源頭

    桃園南崁溪詭異乳白色液體飄異味 豆干工廠竟是汙染源頭

    輔仁大學USR  水圳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輔仁大學USR 水圳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明志科大環境永續論壇 聚焦河川永續

    明志科大環境永續論壇 聚焦河川永續

    【河好如初周報】看不見的污染,看得見的崩壞:英格蘭河川陷入連環危機

    【河好如初周報】看不見的污染,看得見的崩壞:英格蘭河川陷入連環危機

    海洋微型塑膠危害 海大展開北海岸沙灘採樣科普調查分析

    海洋微型塑膠危害 海大展開北海岸沙灘採樣科普調查分析

    極端降雨挑戰防洪...大湖口溪「最後一哩路」未完工 水利署年底啟動檢討

    極端降雨挑戰防洪...大湖口溪「最後一哩路」未完工 水利署年底啟動檢討

    流域公民水文素養必修課  「島都之河」新書介紹

    流域公民水文素養必修課 「島都之河」新書介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