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河川日】認識台灣河川生態守護者,頭前溪與筏子溪的生命夥伴們

河流,是大地流淌的血脈,也是無數生命的搖籃。今年的世界河川日,我們想帶你走近兩條與台灣土地緊密相依的河川——新竹頭前溪與台中筏子溪。
一條河的健康,不僅僅是水質清澈與否,更是從出海口到河岸、從水中生物到植物群落共同編織的生態網絡。
頭前溪出海口的泥灘地,住著揮螯打招呼的招潮蟹、噴水示警的沙蠶;而筏子溪的河岸邊,則有淨化水質的水丁香、撐起綠蔭的台灣欒樹……
這些看似微小的生命,其實都是維繫河川生態平衡的關鍵英雄。現在,讓我們一起讀讀它們的故事,感受河川與萬物共生的美好與韌性。
▍頭前溪出海口 有哪些可愛的生物
當你走進新竹頭前溪出海口的高灘地,除了鹹鹹海風與陣陣潮水,低頭細看泥灘地的世界,你會發現這裡其實熱鬧非凡。這片濕地上住著一群可愛居民——招潮蟹、沙蠶(石蠶)、彈塗魚、野生石蚵,牠們都是頭前溪河海交會處的原住民。
招潮蟹:舉著大螯的打招呼專家
走在頭前溪出海口的濕地上,地面布滿小小的洞穴,會看到成千上萬隻小螃蟹急忙鑽回洞穴,那是招潮蟹的家。牠們體型小巧,大約只有一個成人指節的大小,但有一隻特別巨大的螯,尤其是雄蟹,會不斷揮動牠的大螯,像是在和潮水打招呼。
這是招潮蟹的求偶與警戒訊號。當雌蟹靠近,雄蟹便會不停揮舞大螯示愛;若是其他雄蟹靠近,則可能演變成「螯力展示賽」。牠們以腐植質與藻類為食,挖掘深達 50 公分至 2 公尺的沙穴作為巢穴,不僅是住家,也是牠們躲避危險的避風港。
沙蠶:會噴水的小管家
如果你站在高灘地不動,眼角忽然察覺泥地噴出細小水柱,很可能是沙中的沙蠶警覺到你的靠近。這些小生物平時就住在泥裡,外表像是細長柔軟的水管,會在受到驚嚇時從沙穴中噴出細小水柱,自我防禦。
沙蠶會過濾泥沙中的有機物質, 也是鳥類與魚類的食物來源,是生態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若仔細觀察牠們噴水的位置,會發現它們的巢穴排列整齊而密集,有如一片微型地下城市。
彈塗魚:擅長跳水的泥地精靈
當你在頭前溪踏進河中,有時會看到某個黑影突然從水面一躍而起,這就是活躍的彈塗魚。這種魚類特別之處在於牠們能夠在水陸之間來回活動,是名副其實的水陸兩棲魚。
彈塗魚會用胸鰭在泥地上行走,甚至用尾巴「彈跳」移動,非常靈活。牠們喜歡潮間帶的爛泥,以微小生物或藻類為食。當牠們感到威脅時,會立刻跳進水中或躲入泥洞,是這片濕地上最調皮、也最令人驚喜的居民。
野生石蚵:沉默的水中礁堡
在出海口附近,尤其是舊港島與高灘地的水下石頭上,常可見到密密麻麻的野生石蚵。牠們不像前面幾種生物那樣活躍,而是長年固定棲息在石頭、漂流木或任何硬質基底上。
石蚵外殼堅硬,邊緣常帶鋒利銳角,是橫渡頭前溪時最需留意的存在。不過,牠們也是水質淨化能手:靠過濾水中的微生物和浮游生物維生,每隻石蚵一天可過濾數十公升的水。牠們也是多種小型生物的棲地與庇護所,是構成潮間帶生物多樣性的基礎。當然,牠們也是許多人眼中的美食,台灣小吃菜單中有牠一席之地。
濕地的生命密碼:共生與韌性
頭前溪出海口高灘地,表面上看似一片靜謐泥灘,實則蘊含著豐富的生機與故事。這些小生命各自扮演不同角色,共同維繫這片濕地的生態平衡,也見證人與河流的關係。
頭前溪出海口的潮起潮落,展現了河海交會處的生命力;而當我們將視線轉向流經城市的筏子溪,會發現另一種生態智慧——植物與動物如何在這條溪流中,與城市共生共榮。
筏子溪不僅是動物的棲地,更是許多「植物英雄」默默守護的水岸綠帶。它們或許不會移動,卻用根系緊抓土壤、用葉片淨化空氣與水質,成為河川生態中沉默卻強大的力量。
▍筏子溪的植物英雄們
筏子溪不僅是城市的綠肺,更是一條充滿生命力的河流。無論水中或河岸,孕育豐富生態,展現自然與城市和諧共生的美好。筏子溪的魚兒悠游,大肚魚、溪哥、吳郭魚、鯽魚和溪蝦等水生動物,都在這裡找到安身之處。
空中也很熱鬧,白鷺、鷸鳥、班文鳥經常低空飛過,溪邊常見田螺、小螃蟹、青蛙、蝌蚪和各種水生昆蟲,形成豐富的濕地生態。
此外,筏子溪也是眾多野生動物的棲息地。石虎、穿山甲與白鼻心等珍稀動物不時出沒,構築出完整而珍貴的食物鏈。
而默默守護這片生態的植物英雄,不僅點綴河岸景觀之美,更肩負起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角色:
台灣欒樹:耐旱綠之星
又被稱為「台灣金雨樹」,根系會緊緊抓住河岸土壤,花朵能吸引蜜蜂、蝴蝶等多種昆蟲,當風輕吹,樹上的金黃色小花紛紛飄落,像黃金細雨,提升了河岸的美感,也支持多樣生物棲息。
苦楝:天然驅蟲員
又稱印度苦楝,每年三、四月會開出一串串淡紫色小花,令人賞心悅目。苦楝有天然的驅蟲效果,可製作有機農藥,能淨化空氣,是臺灣城市生態系的重要原生樹種。
水丁香:水質淨化隊
水丁香是水生植物,葉片寬大、花朵藍紫色,極具觀賞價值,常見於濕地或河邊。根部可吸附水中污染物,淨化水質。枝葉為水中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空間。
這些植物是筏子溪不可或缺的生態夥伴,不僅守護溪流與河岸,更是孕育生物多樣性的棲地。
每一條河川,都是獨一無二的生命網絡。頭前溪與筏子溪的故事,只是台灣河川生態的縮影。你是否也曾走近身邊的河流,觀察過水中的魚群、岸邊的植物,或泥灘上的小生物?
這個世界河川日,我們邀請你:走近一條河:走訪住家附近的河川,記錄你看到的生物或植物。
河流的未來,需要我們一起溫柔守護。每一份關注,都是改變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