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黑龍江到生態劇場 新北六水治理奏效、溪流活起來

新北市府推動溪流整治逾6年,新北市水利局強調,透過跨局處整合治理,逐步讓都市河川「活」過來。 圖/新北市水利局提供
新北市府推動溪流整治逾6年,新北市水利局強調,透過跨局處整合治理,逐步讓都市河川「活」過來。 圖/新北市水利局提供

從臭氣薰天的「黑龍江」到親子共遊的親水步道,新北市府推動溪流整治逾6年,今市政會議中由水利局簡報成果,強調透過跨局處整合治理,逐步讓都市河川「活」過來。新北市長侯友宜強調,溪流是城市的母親之河,健康的水域帶來的是人與環境的重建關係。

侯友宜指出,過去市民避之唯恐不及的湳仔溝、瓦磘溝、鴨母港溝等,現今已有魚、有鳥、有笑聲,從板橋、中永和到蘆洲、泰山,溪邊不再是城市的背面,而是重新連結人與自然的前庭。市府將持續推動新莊潭底溝、土城及板橋公館溝、貴子坑溪等地整治,打造更多可親近的溪岸環境。

根據水利局簡報,自2018年起新北市導入「六水治理策略」—水安全、水清淨、水育樂、水滲透、水生態、水文化,並結合跨局處平台,20多個局處齊心協作,從截污、接管污水到引進清水,以自然工法修復河道,營造近自然溪流。這不僅是環保工程,更是生活品質的提升。

以板橋湳仔溝為例,水利局加速污水接管、建置礫間處理場、導入清水,並以植生、固床工法打造自然景觀,重現298種生物,其中包含白鷺、蜻蜓與溪蝦等,重建「母親之河」的生態鏈。蘆洲鴨母港溝從「黑龍江」翻身為白鷺歸巢的生態舞台,中永和瓦磘溝短短兩年改善惡臭,現已有翠鳥築巢,象徵水質回升。

中和藤寮坑溝更是全台首見將三面光水泥渠改為自然溪流的案例,91種生物再現,紅冠水雞成為社區焦點,甚至榮獲環境教育示範點肯定。泰山大窠坑溪則以曝氣與丁壩營造自然淤積環境,打造休憩天堂並獲全國水環境大賞,成為他縣市觀摩對象。

此外,碧潭堰整建期間設置132公尺魚道,成功打通中斷46年的新店溪上游生態廊道,已有36種原生魚類順流而上,侯友宜說,這是歷史性的工程,也開啟新店溪成為「無圍牆水漾博物館」的第一步。

水利局長宋德仁表示,後續仍有蘆洲水湳溝、新莊潭底溝、土城與板橋的公館溝,以及貴子坑溪等計畫推進中,新北也將透過與新加坡論壇交流,將治理經驗輸出國際,也引進世界先進理念。他強調,溪流不該是被忽視的邊陲,而是每位市民的生活日常,「河流是一座城市的記憶,也是幸福的起點」。

今市政會議中由水利局簡報成果,水利局長宋德仁表示,溪流不該是被忽視的邊陲,而是每位市民的生活日常。 記者張策/攝影
今市政會議中由水利局簡報成果,水利局長宋德仁表示,溪流不該是被忽視的邊陲,而是每位市民的生活日常。 記者張策/攝影

侯友宜表示,整治河川不僅是水利問題,更是公共治理的典範。他重申:「城市的進步,不是看高樓多高,而是溪邊能不能微笑。」未來市府將持續強化「水域治理平台」運作,並與市民共同守護這片逐漸甦醒的藍綠生態網絡。

延伸閱讀

比瑠公圳還早!建於1724年 霧裡薛圳列為市定古蹟

比瑠公圳還早!建於1724年 霧裡薛圳列為市定古蹟

關於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你一定要知道的七件事

關於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你一定要知道的七件事

「河好如初」設計思考/Z世代出招!五組創新解方為河川發聲

「河好如初」設計思考/Z世代出招!五組創新解方為河川發聲

「河好如初」設計思考/青年學子齊聚 暢談對河流永續的想像

「河好如初」設計思考/青年學子齊聚 暢談對河流永續的想像

二仁溪汙染二期整治 中央全額補助 拚2年半完成

二仁溪汙染二期整治 中央全額補助 拚2年半完成

南投埔里水源地設掩埋場 地方組自救會抗爭到底

南投埔里水源地設掩埋場 地方組自救會抗爭到底

台南擬9月開徵家戶汙水下水道費 水費單會多這1筆費用

台南擬9月開徵家戶汙水下水道費 水費單會多這1筆費用

一條河的百年功課:從污染到共好,從倡議到行動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

一條河的百年功課:從污染到共好,從倡議到行動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

頭前溪:一條被高度倚賴卻被忽略的河流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

頭前溪:一條被高度倚賴卻被忽略的河流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

污水治理的進與難:從生活品質到河川保育的系統挑戰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

污水治理的進與難:從生活品質到河川保育的系統挑戰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

千口水的重量:看不見的污染,沉默的風險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

千口水的重量:看不見的污染,沉默的風險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

謙卑與回復:為河川尋回自然尊嚴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

謙卑與回復:為河川尋回自然尊嚴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