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推動USR 和在地認同完美結合

清華大學透過USR結合專業與地方,從守護頭前溪到推動新竹文學散步,展現校園永續與在地文化實踐。
 記者蔡宗儒/攝影
清華大學透過USR結合專業與地方,從守護頭前溪到推動新竹文學散步,展現校園永續與在地文化實踐。 記者蔡宗儒/攝影

國立清華大學的USR將他們對學術和議題的專業,和地方政府推動在地認同做了完美結合,包括守護頭前溪;發展玻璃醫美;推動新竹文學散步;清大師培生帶領國小生走訪新竹舊城;發展玉錦古道森林療癒等,營造新竹之美。

清華大學副校長呂平江表示,清大師生深入頭前溪採樣檢測水質,展現大學扎根新竹、關懷民眾生活的精神。
 記者蔡宗儒/攝影
清華大學副校長呂平江表示,清大師生深入頭前溪採樣檢測水質,展現大學扎根新竹、關懷民眾生活的精神。 記者蔡宗儒/攝影

清華大學副校長呂平江表示,清華在新竹生根茁壯,更關心新竹地區的生活和民眾,例如清大分析與環境科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周秀專關心頭前溪水質,她就帶著學生去頭前溪採樣,為河川底泥進行重金屬化驗分析。

而新竹不只有城隍廟,也有百年歷史的鄭氏家廟及進士第,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也為清華推動文學散步路線提供素材。

展區中呈現從校園永續到在地實踐的行動,從人文歷史背景,到回收廢玻璃製作飾品,也展現出多元共融與永續精神。
 記者蔡宗儒/攝影
展區中呈現從校園永續到在地實踐的行動,從人文歷史背景,到回收廢玻璃製作飾品,也展現出多元共融與永續精神。 記者蔡宗儒/攝影

清華大學永續長林福仁博士指出,清大的校園永續與在地實踐相互呼應,除了為科技產業培育人才,也關心移工文化。在清華USR的攤位中,就展出了新竹移工利用當地回收的廢玻璃,製作出可以當成吊飾或墜子的玻璃飾品,有效去化了廢玻璃。

清大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助理教授,也是清大永續韌性發展中心執行副主任李天健博士說,新竹市除了城隍廟、清代淡水廳的衙門也在新竹,當時讀書人要考秀才,還得千里迢迢來到新竹的北城門外,再沿著北門大街走進考場。全台第一個科學園區也設在新竹,愈了解新竹,愈能發現它的深邃的歷史文化,清大因此設計了十條新竹文學散步路線,讓更多人認識這塊土地。

清大也關心在新竹地區的新移民第二代。清大博士後研究員陳炯志說,在湖口鄉華興國小附近過去有不少泰籍移工,當地泰友教會的泰籍牧師會帶著該校新移民第二代小朋友踢竹球,讓足球成為連結學校、家庭和移工的橋梁。清大也經常參與當地足球活動。

USR

延伸閱讀

獨/國原院爆重大汙染 1.2公頃土地列控制場址恐再升級

獨/國原院爆重大汙染 1.2公頃土地列控制場址恐再升級

清大環文系「自然為本韌性社區」 亮相USR博覽會獲好評

清大環文系「自然為本韌性社區」 亮相USR博覽會獲好評

USR EXPO登場 東海聯盟四校守護七條河

USR EXPO登場 東海聯盟四校守護七條河

汐止康誥坑溪封溪護魚藻類異常增生 專家疑新增汙染源

汐止康誥坑溪封溪護魚藻類異常增生 專家疑新增汙染源

守護水源頭改善環境 新北平溪一坑橋周邊河道整治完成

守護水源頭改善環境 新北平溪一坑橋周邊河道整治完成

【河好如初周報】讓未來上岸──河邊守護者的生命故事

【河好如初周報】讓未來上岸──河邊守護者的生命故事

淡水河整治 嚴管大漢溪放流水

淡水河整治 嚴管大漢溪放流水

空拍畫面曝光/山林悲歌 大樹山區遭剃頭掩埋廢棄物

空拍畫面曝光/山林悲歌 大樹山區遭剃頭掩埋廢棄物

國寶魚首搭專機放流棲地 物種保育啟新頁

國寶魚首搭專機放流棲地 物種保育啟新頁

雙颱重創溪流護岸 新北搶修12處災點恢復防洪功能

雙颱重創溪流護岸 新北搶修12處災點恢復防洪功能

花蓮16支水環境巡守隊 1至8月300餘次巡檢護家園

花蓮16支水環境巡守隊 1至8月300餘次巡檢護家園

從天上到地底!新北AI防汛平台升級整合抽水及滯洪

從天上到地底!新北AI防汛平台升級整合抽水及滯洪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