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溪流出發,成大USR守護曾文溪永續未來

成大USR計畫聚焦曾文溪三大面向:工程防災、微生物農法與人文歷史。成大土木工程系王雲哲教授(中) 。 圖片來源/王雲哲提供
成大USR計畫聚焦曾文溪三大面向:工程防災、微生物農法與人文歷史。成大土木工程系王雲哲教授(中) 。 圖片來源/王雲哲提供

國立成功大學於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USR)第四期計畫,推動「曾文溪的美麗與哀愁」,守護南台灣重要水系曾文溪的環境與產業永續發展。

成功大學USR關注曾文溪重點場域圖。 記者蔡宗儒/攝影
成功大學USR關注曾文溪重點場域圖。 記者蔡宗儒/攝影

土木工程系教授王雲哲指出,台南地區有八掌溪、急水溪、將軍溪、曾文溪、鹽水溪與二仁溪等主要河川,其中以曾文溪最為關鍵。「曾文溪與烏山頭水庫、曾文水庫、南化水庫三大水庫相連,是嘉南大圳的重要水源,影響南部農業發展。」

從荷治時期的藍靛貿易、芒果傳入,到今日的咖啡與菱角農業,曾文溪串連起台南山地、平原與海岸,孕育出豐富的文化脈絡與產業樣貌。然而,極端氣候加劇與土地過度開發,使流域面臨乾旱、崩塌與水患等多重挑戰。

王雲哲表示,計畫聚焦三大核心面向:工程防災、微生物農法與人文歷史。三個方向緊密扣合,深入溪畔村落,從不同面向支撐曾文溪的永續未來。

安裝雨量計和感測器,結合人工智慧(AI)與數位技術,打造一套即時預警系統。 記者蔡宗儒/攝影
安裝雨量計和感測器,結合人工智慧(AI)與數位技術,打造一套即時預警系統。 記者蔡宗儒/攝影

在工程防災方面,成大團隊針對坡地高風險區,安裝雨量計與感測器,並結合人工智慧(AI)與數位孿生技術,打造預警系統,降低災害損失風險。

王雲哲說,「南部近年常發生短延時、強降雨的天氣型態,透過技術監測,協助掌握土石崩塌風險,提前準備、有效因應。」計畫團隊打造多層次的水土保育系統,不僅能在乾旱期間儲水供應灌溉,也能在豪雨來襲時發揮調節與防災功能。

農業方面,改善過去依賴農藥與化學肥料,積極推廣微生物友善農法,尤其針對曾文溪沿岸常見菱角田,推動無毒耕作。

科學技術與農業實作外,計畫也重視人文面向的深耕與拓展。團隊曾前往日本德島,參訪藍染工坊,強化文化與技術的跨國交流合作。

王雲哲強調:「曾文溪不只是水源,它是連結歷史與未來的希望之河。唯有從地方出發,透過跨領域的合作與行動,才能真正實踐流域治理的永續藍圖。」

延伸閱讀

【河好如初周報】水文破碎化蔓延,生態告急  全球正重建河流的呼吸系統

【河好如初周報】水文破碎化蔓延,生態告急 全球正重建河流的呼吸系統

「黑龍江」湳仔溝蛻變國際典範 侯友宜:304種生物重返溪畔

「黑龍江」湳仔溝蛻變國際典範 侯友宜:304種生物重返溪畔

南市府與中央單位合作 加速改善急水溪淤積

南市府與中央單位合作 加速改善急水溪淤積

台灣常見4大水源潛藏神經危機!醫警告:這些「天然水」恐致命

台灣常見4大水源潛藏神經危機!醫警告:這些「天然水」恐致命

從溪流出發,成大USR守護曾文溪永續未來

從溪流出發,成大USR守護曾文溪永續未來

治洪納自然解方 食蟹獴現蹤、國寶魚棲地變友善

治洪納自然解方 食蟹獴現蹤、國寶魚棲地變友善

台南柳營士林里櫻花社區一帶常水患 市府新設大抽水站

台南柳營士林里櫻花社區一帶常水患 市府新設大抽水站

馬太鞍溪河床高出5公尺!水利署挖深水槽引流 打造雙層防洪防護帶

馬太鞍溪河床高出5公尺!水利署挖深水槽引流 打造雙層防洪防護帶

防範再次潰壩須數箭齊發

防範再次潰壩須數箭齊發

石虎重返台中淺山!農友自購40台相機記錄 傳出令人振奮好消息

石虎重返台中淺山!農友自購40台相機記錄 傳出令人振奮好消息

台東太平溪床距橋僅3公尺 下月清淤、屏東民治溪改善排水竣工

台東太平溪床距橋僅3公尺 下月清淤、屏東民治溪改善排水竣工

【河好如初周報】失序的水:鐵鏽河到漁汛漂移的臨界警告

【河好如初周報】失序的水:鐵鏽河到漁汛漂移的臨界警告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