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溪河床高出5公尺!水利署挖深水槽引流 打造雙層防洪防護帶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洪災重創下游堤防,長達2860公尺的堤防被大水破壞,水利署已於昨天完成臨時土堤構築,並啟動永久復建工程,預計明年4月完工。記者王思慧/攝影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洪災重創下游堤防,長達2860公尺的堤防被大水破壞,水利署已於昨天完成臨時土堤構築,並啟動永久復建工程,預計明年4月完工。記者王思慧/攝影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洪災重創下游堤防,長達2860公尺的堤防被大水破壞,水利署緊急調派大批人機連日搶修,已於昨天完成臨時土堤構築,可抵禦豪雨等級水量,並啟動永久復建工程,預計明年4月完工,並開挖河道「深水槽」,強化防洪能力。

水利署長林元鵬表示,這次受損的堤段是近50年前建置的舊型土堤,過去雖定期檢測無異狀,但因堰塞湖溢流帶來的水量過於龐大,造成後段掏空崩塌;相較之下,以混凝土打造的堤防完好無損,顯示新舊工法防護強度差異。

林元鵬指出,臨時堤防採多層防護設計,前方以鼎塊支撐、中層使用太空包,最後用夯實土堤加固,高度提升至5公尺,並將加掛鋼網與噴凝土層以增強防水性,足以應付中央氣象署標準的「豪雨等級」降雨量,也就是單日200毫米、3小時100毫米,若雨量超標,將立即啟動撤離與警戒應變。

林元鵬說,水利署同步展開永久堤防復建,預計明年4月完成,未來將在臨時堤防基礎上,撤除太空包、改採基樁強化結構,再以混凝土外層加固,提升整體穩定性與防洪壽命。同時強調臨時土堤的所有材料都不會浪費,後續將全數納入永久工程。

另外,堰塞湖溢流造成馬太鞍溪河道嚴重淤積,河床抬升高達5公尺,水利署估算,上游沖下的砂石量超過1000萬立方公尺,現正開挖深度約5公尺、寬度約100至200公尺的「深水槽」引流通道,讓河水順流入下游,避免再度淹入光復市區。

林元鵬指出,上游山區可能有約2億立方公尺砂石滯留,未來10至20年恐持續下刷,因此水利署將每年加強清淤、維護河道暢通,為減少再度掏空風險,現場淤泥也將作為「自然保護層」,形成兩層防護,提升堤防穩定性。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洪災重創下游堤防,長達2860公尺的堤防被大水破壞,水利署已於昨天完成臨時土堤構築,並啟動永久復建工程,預計明年4月完工。記者王思慧/攝影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洪災重創下游堤防,長達2860公尺的堤防被大水破壞,水利署已於昨天完成臨時土堤構築,並啟動永久復建工程,預計明年4月完工。記者王思慧/攝影

延伸閱讀

【河好如初周報】水文破碎化蔓延,生態告急  全球正重建河流的呼吸系統

【河好如初周報】水文破碎化蔓延,生態告急 全球正重建河流的呼吸系統

「黑龍江」湳仔溝蛻變國際典範 侯友宜:304種生物重返溪畔

「黑龍江」湳仔溝蛻變國際典範 侯友宜:304種生物重返溪畔

南市府與中央單位合作 加速改善急水溪淤積

南市府與中央單位合作 加速改善急水溪淤積

台灣常見4大水源潛藏神經危機!醫警告:這些「天然水」恐致命

台灣常見4大水源潛藏神經危機!醫警告:這些「天然水」恐致命

從溪流出發,成大USR守護曾文溪永續未來

從溪流出發,成大USR守護曾文溪永續未來

治洪納自然解方 食蟹獴現蹤、國寶魚棲地變友善

治洪納自然解方 食蟹獴現蹤、國寶魚棲地變友善

台南柳營士林里櫻花社區一帶常水患 市府新設大抽水站

台南柳營士林里櫻花社區一帶常水患 市府新設大抽水站

防範再次潰壩須數箭齊發

防範再次潰壩須數箭齊發

石虎重返台中淺山!農友自購40台相機記錄 傳出令人振奮好消息

石虎重返台中淺山!農友自購40台相機記錄 傳出令人振奮好消息

台東太平溪床距橋僅3公尺 下月清淤、屏東民治溪改善排水竣工

台東太平溪床距橋僅3公尺 下月清淤、屏東民治溪改善排水竣工

屏東潮州民治溪排水工程竣工 兼具生態打造民眾親水空間

屏東潮州民治溪排水工程竣工 兼具生態打造民眾親水空間

【河好如初周報】失序的水:鐵鏽河到漁汛漂移的臨界警告

【河好如初周報】失序的水:鐵鏽河到漁汛漂移的臨界警告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