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憂典寶溪滯洪量減少175萬噸 高市水利局:欠缺事實依據
橋頭新市鎮三期農地、森林變建地,環團憂心典寶溪恐失去175萬噸滯洪量。水利局今回應,此論述欠缺事實與專業依據,即使維持全區樹林,防洪效益相對有限,治水成敗關鍵在於整體流域治理與公共排水量能,公共議題應回到專業討論。
橋頭新市鎮三期開發,高雄市森林城市協會今天發起搶救橋頭糖廠和百頃防洪森林說明會,會中指此期開發計畫預計以大量填埔、道路切割,全面改變地形,使森林消失被填為建地,使典寶溪長年仰賴洪氾空間遭抹除,預估減少175萬噸滯洪量,恐加劇北高雄楠梓、橋頭、岡山、梓官等區淹水風險。
水利局回應,典寶溪畔175萬噸滯洪空間消失、淹水急遽擴大等說法,此類論述欠缺事實與專業依據,將以合理開發、出流管制、逕流分擔為原則,要求開發案落實零增加出流、設置調洪滯洪設施、透水鋪面與雨水回收,再加上公部門排水瓶頸改善,有效降低峰值流量、延緩逕流時程,兼顧居住安全與環境品質。
水利局說明,環團稱「從膝蓋淹到胸口」等誇張比擬,亦非事實,已推動典寶溪流域一系列改善工程,包含防洪牆增高、排水斷面拓寬、既有滯洪池擴容與新闢滯洪池、關鍵箱涵與雨水下水道瓶頸改善、抽水泵站能力提升及河道整治等,並將持續分年滾動加強,提升整體保護標準,改善易淹熱點。
高市府將持續公開資訊、加強與在地及民間團體溝通,依法審慎把關每一項開發,確保居民安全、產業發展與環境保全三贏。
延伸閱讀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