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寮坑溪的生態守護與盼望

「是食蟹獴!?」原本盯著電腦螢幕看到快睡著的同事頓時驚醒,從來沒有出現在森林的身影,第一次映入我們眼簾。圖片來源/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 圖片來源/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
「是食蟹獴!?」原本盯著電腦螢幕看到快睡著的同事頓時驚醒,從來沒有出現在森林的身影,第一次映入我們眼簾。圖片來源/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 圖片來源/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

一隻鼻子紅紅、毛色淡灰的動物闖入鏡頭,踩著輕盈步伐,不疾不徐地停下來。牠狡黠地看了一眼鏡頭,隨即轉身離去,只見蓬鬆刺狀的尾巴,消失在畫面右側。「是食蟹獴!?」原本盯著電腦螢幕看到快睡著的同事頓時驚醒,從來沒有出現在森林的身影,第一次映入我們眼簾。之後,食蟹獴年年造訪我們的信託地,讓我們不禁好奇起,這個保育類動物從何而來、又往哪裡去?

一如其名,既然牠會吃螃蟹,那想必跟溪流脫不了關係吧!2023年開始,我們走進信託地山腳下的鹿寮坑溪,一探究竟。鹿寮坑溪不難找,卻不容易接近。河道與路面的垂直落差近一層樓高,很多時候我們只能站在岸邊俯瞰,看得見卻摸不著,與她若即若離。長滿翠綠象草的河床,藻綠色的溪水,褪色的紅白塑膠袋在河面上漂浮。難以想像食蟹獴要如何在這裡覓食?

我們開始從日常生活到環境生態,探尋起鹿寮坑溪的種種歷史。我們找了居民大哥一起走下水泥護岸,他邊走邊指著前方,說以前火焰蟲到處都是,多到會不小心飛進家裡,哪裡還需要特別去山上找。假日回鄉的在地女兒說,她小時候和鄰居天天到溪裡抓青蛙、釣螃蟹,現在自己的小孩回來,沒有再下溪去玩了。這條母親河的下游現在只剩下空便當盒、手搖杯、菸蒂和電子廢棄物。

河流孕育文明,它也是地方變化的縮影。1970年代,新竹縣芎林鄉鹿寮坑和許多鄉村一樣,搭上經濟起飛的順風車,良田變成工業區,地方期待發展的榮景。2001年,納莉颱風造成淹水災情,鹿寮坑溪因此啟動整治工程。問了居民,這裡確實不再淹水,但過去溪裡隨處可見的泥鰍、七星鱧、毛蟹和虎皮蛙也跟著消失。而鹿寮坑地區沒有自來水,現在仍有新的工廠不斷長出來,水源卻沒有增加。近幾年各家戶的井水,水量越來越少;山泉水也因為氣候變遷,在乾季時開始短缺。

為了讓更多人認識鹿寮坑溪的故事,我們透過生態導覽,帶領學生與大眾親近鹿寮坑溪。從螺貝類的分布觀察上下游的水質變化,了解溪畔植物與溪流生態的關係,以及自溪畔衍生的傳統信仰。圖片來源/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 圖片來源/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
為了讓更多人認識鹿寮坑溪的故事,我們透過生態導覽,帶領學生與大眾親近鹿寮坑溪。從螺貝類的分布觀察上下游的水質變化,了解溪畔植物與溪流生態的關係,以及自溪畔衍生的傳統信仰。圖片來源/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 圖片來源/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

為了讓更多人認識鹿寮坑溪的故事,我們透過生態導覽,帶領學生與大眾親近鹿寮坑溪。從螺貝類的分布觀察上下游的水質變化,了解溪畔植物與溪流生態的關係,以及自溪畔衍生的傳統信仰。2000年後出生的年輕世代,越來越少到溪邊玩水的生命經驗,他們在岸邊小心翼翼地移動腳步,像是第一次離溪流這麼近。

往往得讓他們仔細瞧瞧附著在溪石上川蜷、石田螺和石蠶蛾等「神奇」生物時,他們才算真的走進了這條溪。有學生說,這是他第一次接觸這麼「自然」的溪流。溪岸看似「雜亂」,卻是溪流應有的樣子。

鹿寮坑溪位處芎林鄉,順著地勢往下流,最後會匯入頭前溪,屬於重要的水質水量保護區,更是大新竹人的飲用水源頭之一。2018年環保部調查發現,台灣的自來水裡有塑膠纖維,食物含有塑膠微粒,每年超過千萬噸的塑膠垃圾流入大海。2023年4月開始,我們開始邀集大家一起來淨溪,並清除外來種小花蔓澤蘭,希望更多人關注長期不被友善對待的溪流,重新建立人與溪流的友好關係。

2023年4月開始,我們開始邀集大家一起來淨溪,並清除外來種小花蔓澤蘭,希望更多人關注長期不被友善對待的溪流,重新建立人與溪流的友好關係。圖片來源/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 圖片來源/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
2023年4月開始,我們開始邀集大家一起來淨溪,並清除外來種小花蔓澤蘭,希望更多人關注長期不被友善對待的溪流,重新建立人與溪流的友好關係。圖片來源/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 圖片來源/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

每當我們頂著豔陽、穿著雨鞋,一行人浩浩蕩蕩下到溪邊時,也不時聽到玩笑話:「撿完別人就再丟,你兜係食飽忒閒啊?」從每次淨溪的紀錄表顯示,垃圾確實有減少的趨勢,垃圾量從100公斤減到10公斤。但這條河是否能找回昔日的美麗與純淨,我們沒有答案。能做的只有繼續行動,堅持保育。相信未來的某天,會有一隻食蟹獴,現身在鹿寮坑溪。

自然谷環境信託

自然谷環境信託

守護河流一句話:森呼溪,找回人與溪流的友好關係

更多作者群

延伸閱讀

與母親河的對話練習

與母親河的對話練習

那些在溪裡被撿起來的,不只是垃圾,還有感動

那些在溪裡被撿起來的,不只是垃圾,還有感動

我的第一條溪:頂南圳

我的第一條溪:頂南圳

舊港島_頭前溪出海口的守門員

舊港島_頭前溪出海口的守門員

在溪畔散散步,開啟與溪友好的一扇門

在溪畔散散步,開啟與溪友好的一扇門

還給河溪天然無瑕的尊嚴

還給河溪天然無瑕的尊嚴

筏子溪夾縫求生的石虎

筏子溪夾縫求生的石虎

聽河流的歌 米莎的大暑溪遊記

聽河流的歌 米莎的大暑溪遊記

夜巡南澳南溪之大旱墳場

夜巡南澳南溪之大旱墳場

走入溪流教室,在行動中學習

走入溪流教室,在行動中學習

水從哪裡來?流到哪裡去?

水從哪裡來?流到哪裡去?

守護蘇澳溪——一條河流的故事與我們的責任

守護蘇澳溪——一條河流的故事與我們的責任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