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花河川頻斷流釀生態浩劫 專家籲適度還水於溪

洄游魚蝦冬天時趁冬雨上溯,但遇到農水署宜蘭管理處以閘門圍水,魚蝦洄游到一半就困死淺灘。圖/方韻如提供
洄游魚蝦冬天時趁冬雨上溯,但遇到農水署宜蘭管理處以閘門圍水,魚蝦洄游到一半就困死淺灘。圖/方韻如提供

水資源豐沛的宜蘭和花蓮,過去以「即使沒水庫也從不缺水」自豪,近年卻頻傳「消失的河川」。宜蘭蘇澳鎮新城溪「斷流」,加上農工業半路「截水」,多種台灣原生魚蝦蟹困死淺灘,成了人為與氣候變遷下的犧牲者。保育人士籲適度還水於溪,讓河川保有基本生態流量;學者認為應長期監測,找出解方。

無獨有偶,花蓮也面臨高溫乾旱、缺水考驗。今年秀姑巒溪支流六月也出現長達半個月的斷流,颱風來才紓解,台灣山高水急,儲水不易,農水署花蓮管理處雖規畫分配水量到農田灌溉,但還是不夠用,水圳下游農民只能趁晚上把水「趕」到農地。

宜蘭縣年均雨量達二七五○毫米,高於台灣平均,新城溪上游山區去年累積雨量高達一萬二○二七毫米,全國名列前茅;但新城溪從三月傳出斷流後,雖有兩次颱風過境,仍未恢復正常溪流,到九月初下游仍有斷流。

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資深經理方韻如表示,二○二一年觀察到新城溪卅六種原生魚種與十種原生蝦蟹,有定居本地的魚蝦,也有河海間洄游的魚蝦;洄游魚蝦冬天時趁冬雨上溯,但今年二、三月間遇到農水署宜蘭管理處以閘門圍水,魚蝦洄游到一半就困死淺灘。

蘇澳新城溪斷流 製表/陳敬丰
蘇澳新城溪斷流 製表/陳敬丰

宜蘭縣府追查,農田用水與龍德工業區工業用水截走新城溪大半溪水,加上近年極端氣候影響,降雨量不穩定,禁不起農、工業與民生用水消耗,縣府水資處最近找來相關單位開會,要求農田水利署宜蘭管理處適時開啟水門,農閒時,「把水還給河流」,工業用水大戶也提出節水方案。

宜蘭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助理教授阮忠信表示,一條溪流涉及的主管機關包括林業署等諸多單位,卻缺乏長期監測,今年三讀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應長期監測、記錄,找出解決策略。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黃文彬說,東部溪流短促湍急,乾旱期沒水是自然現象,只是人類過度利用讓情況更惡化,應好好規畫分配利用。

蘭陽農業發展基金會副執行長許名輝說,「新城溪斷流不會是個案。」宜蘭惜溪聯盟召集人康芳銘分析,這兩年颱風連續幾年沒光顧、梅雨季水量不夠,雨水分配不均,缺水期拉長,豐沛的地下水資源愈來愈少,溪流水量減少也是一種警訊。

延伸閱讀

回響/光電場破壞石虎棲地 苗縣籲中央調查

回響/光電場破壞石虎棲地 苗縣籲中央調查

外來種危機大…互花米草「濕地殺手」 綠鬣蜥危害農作

外來種危機大…互花米草「濕地殺手」 綠鬣蜥危害農作

救生物多樣性…沒了昆蟲 就沒了疫苗

救生物多樣性…沒了昆蟲 就沒了疫苗

新工法護棲地…拆堰拒水泥 魚蝦回來了

新工法護棲地…拆堰拒水泥 魚蝦回來了

新觀念救生態…花蓮南安部落 有機拚永續

新觀念救生態…花蓮南安部落 有機拚永續

光電場破壞棲地 生物多樣性成空談

光電場破壞棲地 生物多樣性成空談

生物圈實驗示警 物種滅絕人難獨活

生物圈實驗示警 物種滅絕人難獨活

應對人類2大危機…不只減碳 還要搶救生物多樣性

應對人類2大危機…不只減碳 還要搶救生物多樣性

濁水溪河道曾乾涸 民團發動護魚

濁水溪河道曾乾涸 民團發動護魚

保育人士:農工業用水應「以供定需」

保育人士:農工業用水應「以供定需」

直擊新城溪斷流點 一灘水窪無魚蝦

直擊新城溪斷流點 一灘水窪無魚蝦

河汙染頻傳 罰錢屢禁不絕

河汙染頻傳 罰錢屢禁不絕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