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魚喝奶茶

學生們把被魚藤毒昏的魚,暫時放入溪石圍起的淺潭中。 攝影/楊雋珩
學生們把被魚藤毒昏的魚,暫時放入溪石圍起的淺潭中。 攝影/楊雋珩

一整桶奶茶色的液體緩緩倒入清澈河流,腳下流經的水迅速暈染成粉色滾邊,一圈又一圈、一朵又一朵由小漸大,向下游飄移,一片綿延綻放的牡丹花海。十幾位學生站在岸上,從屏氣凝神到開始鼓譟:「魚呢?魚呢?」又過了數秒,三兩隻馬口魚自水下探出頭,瞪大魚眼。此情此景看似平靜,其實暗藏殺機,因為這是一堂關於泰雅族傳統「毒魚」的課程哪!

捕魚步驟與小米收穫祭

魚藤汁,濃濃紅棕色漿液只要與水相拌融合,就會變成好似紅茶加煉乳、奶水的泰國奶茶,是魚藤毒魚法(tuba ‘cyux,宜蘭澤敖利語系)的要角。味道我們人是不敢輕嚐,但製作過程保證和泰奶一樣厚工手作。根據耆老分享,以前住在舊部落時,每當7~8月小米收穫祭來臨的一個月前,族人便會進行這項一年一次的集體漁獵行動。

流程不複雜,不過分工與規範明確嚴謹。首先是由部落的gaga守護者(泰雅語稱為lahang gaga)定出當年收穫祭的舉行時間及預計捕魚的河段地點。接著青壯年男子會擇日前往山上採集足量的魚藤,之後一部分人待在河流上游,用木棒捶擊一捆捆的魚藤根,蒐集汁液或直接投入水中;一部分人待在下游的緩流處,手裡拿著漁網,準備撈起逐漸因魚藤汁麻痺昏迷、順流而下的魚蝦,再集中交給lahang gaga,按照部落每戶的人口數公平分配漁獲。各家拿回來的苦花魚,會由婦女製成小米醃魚,最終和小米醃肉、小米酒等美食擺在一起,在收穫祭時宴饗賓客。

與國小學生一起向耆老學習這項漁法,能不能在密林中認出魚藤先是一個學問。屬於豆科藤本植物的魚藤,葉子是3、5、7片小葉組成的羽狀複葉,木質莖在小朋友時細細地很幼秀(iù-siù),一邊攀附其他樹木一邊長大後,時而在林間縫隙望見她盤踞樹冠層或蔓走數十公尺長,則頗有氣勢。如果是春夏,也有機會遇見她開滿淡粉紅蝶形花朵的美麗模樣。

捶打後的魚藤根滲出紅棕色汁液,再用手大力一擰,就成了一桶毒奶茶。 攝影/楊雋珩
捶打後的魚藤根滲出紅棕色汁液,再用手大力一擰,就成了一桶毒奶茶。 攝影/楊雋珩

用鹽巴幫醉魚解酒

因為全株含植物性毒化物魚藤酮(rotenone),若不小心接觸、誤食魚藤汁液,都可能損害消化和神經系統,引發噁心嘔吐、腹痛、痙攣,甚至呼吸麻痺、心臟衰竭等症狀。

仔細分辨,耆老說族人將魚藤分成兩種,一種是本地原生種(學名:厚果崖豆藤),稱為tuba tayan。根部較紅、毒性較輕,使用時習慣將她加上菸草葉一齊搗爛混合,據說發揮作用耗時較長,魚兒比較像喝醉酒的狀態,飄飄然不醒魚事即被一網打盡。

另一種相傳自日治時期引入,稱為tuba rutux(rutux為泰雅語神靈、鬼魂之意)。此種根部較白、毒性較強,發揮作用耗時較短,通常3~5分鐘內,魚群就會掙扎躍出水面呼吸新鮮空氣,然後載浮載沉,慢慢側躺魚身變成一尾浮屍⋯⋯

我與同學們一起看耆老示範魚藤的魔術,即使本來略知一二,親眼目擊還是覺得不可思議。一條生態豐富的小溪,一桶魚藤汁短暫夢幻的渲染,主角漸漸浮上檯面,左一隻苦花,右一隻溪哥、馬口魚、何氏棘魞,魚嘴一開一闔,吐露生之渴望。

此時孩子們根本不消指揮,早已快手快腳各據河道一方,目光炯炯地巡溪找魚,並用雙手、上衣或帽子充當網具。歡快的驚呼伴隨水花四濺,比起課程前半段——人人都要奮力捶打魚藤根20下榨取毒汁的勞力活,撈魚有趣多了!

總結這堂戶外課,耆老有道,泰雅族使用魚藤的用意並不在使魚死亡,適量使用下,主要是讓牠們變得行動遲緩而易於捕捉。捕上岸的魚,經鹽水處理就可烹煮入菜,溪中其他中毒的魚,在大量清水中過一段時間也能自動甦醒。

魚藤毒不毒、是否影響生態平衡,關乎使用者是否從一開始便習得與自然永續共存的智慧。天然與化學,沒有必然誰好誰壞,漁獵採集也有其倫理,並非純粹的殺生。

我們一起把捕獲的魚放入石頭圍起的小池,數一數成果順便認識溪魚的種類,然後放小留大,抱著感恩的心情滿載而歸。

楊雋珩

楊雋珩

守護河流一句話:河流乘載文化、孕育生命,我們都是它的孩子,願清澈河水持續流淌在每個人的血液中。 現職:南澳流路編集室負責人

更多作者群

延伸閱讀

當我們靠近河流,城市的故事就開始說話了

當我們靠近河流,城市的故事就開始說話了

台灣河溪網與乾淨水聯盟走讀頭前溪

台灣河溪網與乾淨水聯盟走讀頭前溪

給頭前溪的情書:從河川的永續與韌性說起

給頭前溪的情書:從河川的永續與韌性說起

清淤後的瘀青

清淤後的瘀青

河口的宮澤賢治

河口的宮澤賢治

大雨的啟示

大雨的啟示

地名記憶與生態連結:筏子溪、石虎、貓仔崙

地名記憶與生態連結:筏子溪、石虎、貓仔崙

一條沒有名字的溪

一條沒有名字的溪

從瑠公圳到芳蘭路:臺北城南的水文化記憶

從瑠公圳到芳蘭路:臺北城南的水文化記憶

何不認真來玩水

何不認真來玩水

溪流記憶

溪流記憶

溪水清了,魚回來了:一堂讓學生走進筏子溪的田野技術課

溪水清了,魚回來了:一堂讓學生走進筏子溪的田野技術課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