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巡南澳南溪之大旱墳場

如鬼屋佈景般活活乾死的鰕虎。圖片來源/南澳流路編集室楊雋珩 圖片來源/南澳流路編集室楊雋珩
如鬼屋佈景般活活乾死的鰕虎。圖片來源/南澳流路編集室楊雋珩 圖片來源/南澳流路編集室楊雋珩

記錄日期:2024年7月11日

一個涼風吹拂的7月夜晚,囧與永光大哥從南澳南溪下游、鄰近海岸大橋處開始步行,想一路上溯到中游武塔部落處的河段,探探夜晚的溪流生態。雨鞋穿過芒草叢的窸窸窣窣,呼應著遠方公路上疾駛而過的車聲,永光大哥說他今晚的目標是烏魚,也希望能找到苦花,我哦哦哦地應聲,三步併兩步跨過無數裹著厚厚沙塵的石頭,期待的心情越來越高漲。

左上:吳郭魚,左下:屁股有尖尖分岔但無毒的蠼螋,右上:貪食沼蝦,右下:大毛蟹的斷螯。圖片來源/南澳流路編集室楊雋珩 圖片來源/南澳流路編集室楊雋珩
左上:吳郭魚,左下:屁股有尖尖分岔但無毒的蠼螋,右上:貪食沼蝦,右下:大毛蟹的斷螯。圖片來源/南澳流路編集室楊雋珩 圖片來源/南澳流路編集室楊雋珩

尋尋覓覓旱地找魚

但由於這兩個月的南澳,久久未降下連續雨勢,我們在超級乾涸的溪床上走了好一大段,身旁偶有被意外驚擾的夜鶯,倏地從砂地間啪啪振翅飛向墨藍色天空,在頭燈的照耀下逐漸縮小成彼方小小的黑點。終於,走了超過半小時後,我們遇到了令人感動的小水窪,而後漸有潺潺流動水、10公分內深度的瀨,再來才是穩定緩流的河段。我們東照西照,一掃到水面有波紋淺淺閃現,就快速跟進一探究竟,魚兒要嘛好奇地被強光吸引,要嘛低頭鑽進底下混沌的水層不見蹤影,我們試著取小撈網撈起牠們近距離觀察。原本想找烏魚的我們,相遇了N條吳郭魚、N條何氏棘魞、N條馬口魚⋯⋯還有好幾隻長相很不討好的蠼螋(音:ㄐㄩㄝˊㄙㄡ),尾巴尖尖開岔的樣子看似兇狠但無毒,根據興奮的永光大哥說明,牠也是小永光的童年玩伴之一,喜歡出沒黑暗潮濕的地方。漫步在水中的囧,看到魚兒被頭燈一照都比較呆,和白天相比可盯著觀察更久,也覺得開心。

來不及長大就遇上河川斷流的小毛蟹。圖片來源/南澳流路編集室楊雋珩 圖片來源/南澳流路編集室楊雋珩
來不及長大就遇上河川斷流的小毛蟹。圖片來源/南澳流路編集室楊雋珩 圖片來源/南澳流路編集室楊雋珩

斷流河的生物悲歌

好景不長,沒一會原本還被細密水草簇擁的水道遠方,不再因光線照射而泛白,望眼欲穿的透明有不詳預感,果然繼續前行,視線盡頭的南溪,水越來越少越來越淺,到澳尾橋底下已完全不留餘地的乾掉。本該連結海洋與森林水源的河流,硬生生一前一後被酷暑截斷,生物觀察變墳場收屍,沿著底土微微濕黏的河床踏出一步又一步,映入眼簾的是N個乾死小毛蟹,無神雙眼和被陽光曬熟的橘色螯足,一起被定格在這個夏天;翻開大石塊檢查縫隙,是N個乾死鰕虎,皺縮的身體歪七扭八地亂撇,臉上沒有眼珠的凹陷眼眶和開闔到一半的嘴巴,頗像鬼屋裡突然跳出來嚇人的佈景......實在怵目驚心!

永光大哥不死心,走向大橋斜前方平時水較深的一塊岩壁潭,想看看有沒有機會發現被暫時圍困、一息尚存的魚。然而這次就連它也乾枯地不能自保,竄生雜草的潭底遑論生物,僅剩兩三塊手掌大的淺水灘。他嘆了口氣沒說什麼,我們離開溪底上切回到馬路。想不到今夜是以這樣沈重的心情收尾,多希望老天能盡快降下大雨,替乾涸的溪淋場及時雨,讓這些需要河流作為人生中繼站的迴游生物,能早日平平安安回到中上游的家。

楊雋珩

楊雋珩

(現職:南澳流路編集室) 守護河流一句話:河流乘載文化、孕育生命,我們都是它的孩子,願清澈河水持續流淌在每個人的血液中。

更多作者群

延伸閱讀

與母親河的對話練習

與母親河的對話練習

那些在溪裡被撿起來的,不只是垃圾,還有感動

那些在溪裡被撿起來的,不只是垃圾,還有感動

鹿寮坑溪的生態守護與盼望

鹿寮坑溪的生態守護與盼望

我的第一條溪:頂南圳

我的第一條溪:頂南圳

舊港島_頭前溪出海口的守門員

舊港島_頭前溪出海口的守門員

在溪畔散散步,開啟與溪友好的一扇門

在溪畔散散步,開啟與溪友好的一扇門

還給河溪天然無瑕的尊嚴

還給河溪天然無瑕的尊嚴

筏子溪夾縫求生的石虎

筏子溪夾縫求生的石虎

聽河流的歌 米莎的大暑溪遊記

聽河流的歌 米莎的大暑溪遊記

走入溪流教室,在行動中學習

走入溪流教室,在行動中學習

水從哪裡來?流到哪裡去?

水從哪裡來?流到哪裡去?

守護蘇澳溪——一條河流的故事與我們的責任

守護蘇澳溪——一條河流的故事與我們的責任

more